家访风波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LS向日葵

一天,蔡老师告诉我他已经去了我们班一个同学家里家访,并得到了一些消息,建议我也去家访看看。

咋一听时,有点慌,一种紧迫感涌上心头。

1.蔡老师都已经去家访了,我却还没想过。然而我还是他们的班主任。

2.家长们私底下建了一个群,各种流言蜚语在下面流传,传递着各种不信任的信息。


在当天晚上查寝室时,刚好抓到207寝室在抽烟,心里就沉了下来,加上这个寝室的孩子长期迟到,以及平时累积出现的学习问题,让我萌生去家访的念头。

宿舍抽烟事件,我让他们自己先想清楚。东窗事发后作为犯错人要如何去主动承担责任,表现出什么态度,能让我原谅他们的行为,让第二天早上主动来找我。

但是第二天早上,甚至到了中午,他们都没有来,让我极度失望,在等待他们自首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我开始整理他们整个学期的表现记录,其中有人迟到12次,违纪6次,有人作业未完成补交达27次。最后整理完,坚定了去家访的决心。


我是一个想到什么就去做的人,先跟家长联系,约定家访时间,带上档案,通知学生,下午4点出发。


和被家访的孩子在路上聊天。最终归结为最早一次回家,却也是最不愉快的一次回家经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学生时期,作为学生,似乎特别抵触老师家访,紧张又刺激,害怕被揭老底。

作为家长,一方面紧张孩子又犯了什么错误,一方面家访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重视。

有些担忧,有些疑问,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说清楚。


整个家访过程保持以下态度:

1.孩子犯了错,肯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惩罚。

2.整理出他的日常行为表现,犯错记录,不是为难他,针对他,正是真心关注他才会有这些记录,也一直在跟他的坏习惯做斗争,钻石需要打磨,孩子需要磨砺。

3.可以给他机会,但是机会不是无穷无限的,需要他自己想清楚,表现出真正想改正的态度,我会继续观察他的改变。

4.有什么其他的疑惑现在提出来,直接给您明确的答案。


反思家访过程中自己的表现:

1.家访应该用休息时间去,而不是上班时间,晚上班级孩子晚自习没有人管,无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乱像,被校长批评。

2.态度较为温和,家访目的在谈话过程中表述并不明确,导致有些沟通偏题,尤其面对孩子的惩罚时,有家长并不认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