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读书

学习笔记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10人  Sencer

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听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五十讲》里面,让我听的心潮澎湃,在这里听到了他对中国的历史与世界关系形成的洞见。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对中国的由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有人可能会笑,连中国的由来都不清楚,还算是中国人吗?这还真不能用这样的思维去想这个问题,因为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不能仅用我是生活在这里的,所以清楚中国的由来,那这样的回答就太弱了。要想讲清楚中国的由来,还真不是靠知道几个历史故事,历代王朝是怎么更迭的,这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补充说明,还要对草原、大陆、山川、海洋这些领域的变化有所研究,从一个个时间节点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步从过去走到现在的。

那么历史是什么呢?历史不仅包括事实,还包括基于事实的意义。一方面,要在书中知道“中国”是如何走过来的。另一方面,也要知道这对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这些,在大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认识,才不至于以后再笼统的认为中国就是我们应该得到的称呼。

写这篇文章纯属是学习以后才有了新的认识,受到文中思维方式的启发,使我可以从更广的角度看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知道了新疆对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国家在世界将要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海洋贸易与大陆贸易究竟有什么不同?我国怎么就是一个联结海洋与大陆的枢纽………。这些问题在课程中都给出了答案,至于究竟能表达出自己多少想像中的收获,目前还不清楚,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吧。其实是因为这里面包含的知识太丰富了,仅凭写这一篇文章是写不了多少的,大概齐也就能写清楚大致的一个脉络就不错了。

先从“你是谁?你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说起,为什么呢?

因为,在你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你对未来目标的设定。这个目标要如何设定呢?

这首先取决于你如何理解自己、如何理解世界。

而只有当你搞清楚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理解了过去,理解了历史,才能搞清楚当下自己在哪里,然后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现在的我们站在了一个规划未来的时代,越是这样就越是要需要了解过去那个时代。历史的功用不是让我们知道几个八卦故事,知道甄嬛传的原型是谁,知道隨唐演义里讲的那些人物关系。真正的功用是帮助你我知道过去认识未来,从这个意义来看,学习历史才是真正的了解未来吧。

究竟什么是中国,这就要通读中国史来了解,中国是从哪来的,未来将到哪里去。有两个事例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了解这些。

一个是于“ 崖山之后无中国 ”一说,就是说宋朝灭掉以后,汉族政权被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所取代,有些人就认为宋朝以后就不能叫中国了。

且不评判这个论据的对与错,就这个问题继续问一下的话,是否还能站得住脚呢?如果在一个几千年前都不称之为中国的地方成长起来的人还会是中国人吗?如果是,崖山之后似乎还是有中国的,如果不是,那我们凭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不过在崖山之前抑或是之后,也似乎确实不一样,到底是那里不一样,又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另一个事例,现在网上经常会出现抵制某某国的货物,呼吁人们坚持一天不用会怎么怎么样,坚持一个月不用会怎么怎么样的论调,不转不是中国人。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货物除了牌子是国外的,几乎所有的流水线都是在我们国内生产的,那么抵制这些货物是在抵制谁呢?

中国与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几十年前在北京见个外国人都是比较稀奇的,现在国外的企业在国内遍地都是。所以不清楚中国与世界的变迁过程,同样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中国。

今天在中国的疆域地区,彼些之间在历史上有着一种深刻的有机联系,他们夹在一起,相互作用,作为一个体系存在,才构成了现在一个“中国”的概念。

这几天我的思想都畅游在中国史纲50讲的课程里,知道了“中国”一词最早的由来,在一个姓何的人制作的尊上刻了一百多个字,上面刻有周武王说要“宅兹中国”,就是要“住”在中国,这也就是“中国”这个词最早的来源。

历史上为什么明朝是奸臣与忠臣涌现的朝代,这在其它一些朝代是很少见的,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有几个大忠臣与大奸臣。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对那些奸臣恨得牙根直痒,对那些忠臣良将钦佩不已。在明朝有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政权的运转也正常运转,皇帝就像是一个隐身人,他利用宦臣(也只有在明朝的宦官才称为臣吧)来把持朝臣,这就形成了官宦之争,

看明朝的历史有三大因素导致了他最后被当时弱小的女真人建立的清朝给颠覆了,政治上的混乱,党争之祸这是其一;禁海令让沿海倭寇猖獗,小冰期出现,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压力增大这是其二;外部白银流入的减少,这是其三。

由此来看国家的强大是建立在一个政局稳定,市场贸易繁荣,疆域安全,国库丰盈的基础上。

我们如果把中国地图与世界地图联系起来看,新疆是我们国家的最西端,又是联结内陆的起点,而南海则是我们海洋贸易的起点,这就形成了我国经济既有海洋属性又有大陆属性。

我们可以由史观今,现在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国家正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前进,需要的是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在未来二十年的规划与发展中,中国也必将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担当起大国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