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赋能班」全国校友会心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就这样我变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2017-03-05  本文已影响328人  指函数的力量

早晨的时候就在想,我这一年有很大变化吗,自己没觉得。就是遇到的人,读过的书,做过的事,一点点改变了我。

“爷爷不喜欢我”

先从上周的赋能班课说起吧。我曾经在简书里几次写到和爷爷的事情,那时以为翻篇了,就在课上和大家分享。没想到讲到哽咽,然后岔开话题调整情绪。我以为自己的是固执,倔强。而当嘟嘟老师随口说出我当时的情绪认知是爷爷不喜欢我时,我才豁然开朗。“我碰撒了汤,做错了事,爷爷不喜欢我,那我就不去喽”。而爷爷把我抱进屋子的那一刹那,只觉得是我坚持原则的胜利,认识不到那是爷爷的爱,严厉又包容的爱。

而我要分享的是初中分班的事,那时候留在心底的多是不公平,委屈情绪,得不到帮助,转而靠自己努力,证明自己。那时候感觉很压抑。高中是也是。测试中我的隐性假设在认同和资格。研究生以前我似乎一直在用学历证明实力,得到老师“权威”的认同。而资格可能就是,你足够优秀,才能谈公平。…

第一次改变我的想法的是《拖延症心理学》,那里完美主义的价值等式,让我忽然意识到,我用一次事件行动=自己的价值,是不客观的。那时我调整了考研调剂的“失败”。至少过程中我收获知识,磨练毅力,而且调剂到北京后认识了很多人,成长了很多,这样看来我是很感激这次调剂从天津到北京。

后来是《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里面的ABCC法则,让我跳出回忆里的和现实里的纠结。我会客观的看待自己以前当班长的“失败”。对班级体纪律乱,是我的责任,是我没有能力管好,是我当不了班长。而客观事实是我对主任的培训太走心,而且忽视掉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限,需要其他班委和班主任的合作。虽然这让我在大学竞选班委时自卑,却又让我有机会进入学生会,认识更多的人,而现在,四年以后再当班长,就是给我更好的练习机会。

“心改变的开始”

而真正心里上的改变从哈默社群线下面基。当时我分享了自己的求学路。我记得强尼说邓小平也曾三起三落,重要的是,跌倒了爬起来。苏丹大哥也说,你一直在说自己班长做的不好,你可曾想过,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你?也是这引导我跳出放大缩小的认知扭曲,不单单关注不完美的地方,而是看到好的方面。

也是那时候,苏丹大哥邀请我到他们组围观,那时候大家关于身心灵的分享,我也有机会尝试微信上分享《改变提问,改变人生》。后来在心探索营里,大家一起做“感恩练习”,我对事情的接受性超强,更能以学习和练习的心态感受发生的事。并通过“魔力关系”“拥抱内外小孩”,让我释然很多以前不愿说的事情,并试着从积极方面发现对我的帮助。我释怀了那些“批评”,小猫小狗,却也感受到现实实践的不易。

“打破心理防线的拥抱”

记得寒假的时候去发小家玩,她家里有两只狗。大狗喜欢窝在人的鞋上,和你蹭来蹭去。小狗却有时候不怎么习惯和人玩,只是和大狗打打闹闹。发小说“这个小狗还不是很信任人”

我当时觉得,我曾经也是那条小狗啊。因为我习惯走路自己插着口袋。闺密也只是挽着,很少手拉手。那样似乎我仍在自己保护壳里。中学时学校里的不开心事情,很少和父母说,希望他们省心。甚至高中毕业的时候,我都会很不好意思邀请发小一起过生日。刚上大学时,就算有人表白,自己也会觉得很尴尬。后来参加比赛我就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心理老师,因为觉得中学过的太压抑,我的情绪自己一直不会调节。参加更多活动,尝试突破舒适圈,慢慢建立自信。开始愿意分享自己的事情。然而考研,又缩回到保护壳。研究生又报英语演讲,听讲座,读书,参加社群。

就在上周上课一进门被班主任热情真诚的拥抱,还有硕硕用手帮我修眉,莹莹和我分享她的情绪时,一下打破我的心理防线。我感受到了爱和喜欢。回来后我也尝试突破自己心理界限。走路时去主动挽师姐师妹的胳膊。和室友聊天时专注看着她的眼睛,和她分享我参加的活动,我俩聊的更是滔滔不绝,而更强烈的感受是我们看到彼此的改变和散发的光芒。

让我想起第一天懿琳老师讲的爱的基础色,看见,允许,尊重,信任,陪伴。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有爱的人,他们的鼓励,让我关注到自己的情绪,成长,尊重接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允许自己尝试犯错,相信自己会变好,陪伴自己的成长。就像现在的头发,一开始觉得到肩膀这总是会弯,不好看,可是转念一想这不长度的刚刚好吗,从短发到长发,想再体验的不就是这个过程吗。

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就连把手机摔了也是满满的爱。我不再对自己的错太过自责。手机没法定闹钟,师妹会打电话叫我起床。手机发不了短信,发小时不时联系我。当我俩看完手机,聊完天,她说缓解了自己这阶段的成长焦虑时我好开心,而且还收到猴年纪念币。原来我也是自带影响力的人。而这一切感觉都是刚刚好。

心中有太阳,外表才会有阳光。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

就这样遇到的人,读过的书,做过的事,一点点改变了我。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