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该死的惯性思维?

2020-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谢展翅
inertia.jpg

今天跟一个朋友通电话的时候,他正在纠结是否要去染发,我立马接话,说我老婆正在做一种染发剂,特牛逼,从蓝莓提取的,纯有机,无化学添加剂,染出的头发还很黑……我开始放大、吹嘘了一番,并答应给他寄一瓶过去。朋友当然很高兴了,不用纠结是否要去发廊染发,让我赶紧快递,因为他这两天要去见重要人物。我应允了。

我之所以答应朋友这个事,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前两天听我老婆说了一嘴,她说一个亲戚有款从蓝莓提取出来的染发剂相当好,她试用了,使用简单而且不伤发。并且这个亲戚还想请她去合作;第二、我有点小自私,一方面帮老婆推广一下产品,另一方面又可以给朋友一个顺水人情。瞧,这个事考虑应该没毛病吧?

但是,我挂了电话琢磨一下:这个染发剂多少钱?我老婆跟他亲戚那边谈得怎样了?她想不想推这个产品?工厂是否在北京?北京有没有库存?……

回去赶紧找老婆,兴冲冲的说帮她推广了一下染发剂。结果,我老婆满脸错愕:谁让你去推啊?我还没考虑做不做呢?让他自己去淘宝买去吧,淘宝上能了解详情……傻了!该我一脸懵逼了。赶紧给朋友去电话,一番认错加道歉,这事算是了结。幸好是认识多年,彼此非常了解的朋友,所以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在对方印象里是否给我减分呢?不得而知。

道歉完之后,我作了深刻的反省。

分析一下我犯错的路劲,很简单:行为的错误是思维错误导致的;思维的错误又是因为对概念的理解不清晰或错误而导致的。

今天犯错的直接原因就是我的惯性思维作祟!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尝试改变自己的一些思维习惯,在思考过程中有意识的运用一些逻辑工具。然而,惯性思维的力量相当强大,一不小心就陷入到原有的一些思维模式之中,从而作出一些愚蠢的行为决策。

惯性思维那么强大,很有必要深刻剖析一下。

维基百科上对“惯性”和“惯性思维”分别是这么解释的:

  • 惯性(英语:inertia)是物体抗拒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物体的惯性可以用其质量来衡量,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 惯性思维(Inertial thinking)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看看,概念解释得多清晰啊!理解了这个概念,再反观我的状态就是这样的了:

  1. 我的大脑里有一个小我,它按照固定的思路思考问题,呆在那里很舒、安逸;
  2. 我的这个小我,是抗拒改变原有思维习惯的;
  3. 我这几十年喂养的这个小我已经体量很大了,所以它的惯性也巨大

原来自己就是这么操蛋的一个人。

等等,找到直接原因就可以提供解决方案了吗?背后似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为什么会那么容易陷入惯性思维当中呢?

继续深究,不难发现,其实根本原因是我思考的惰性。在我的脑子里住着无数个小我,比如自私的小我、善良的小我、勤于思考的小我、懒惰追求舒适的小我等等。是的,刚才就是那个懒惰的、追求舒适的小我打败了那个勤于思考的小我。而且回顾一下以前的种种愚蠢行为,多半也是这个懒惰的家伙所导致的。虽然它很懒惰,但它养尊处优,被豢养得体积很庞大(死胖子);而那个勤快的小我,却常年被我忽视了,躲在黑暗的角落,营养不良,变成了一个可怜而又弱小的小不点。每次当懒惰的小我打败勤快的小我之后,它总会被喂养更多的营养,进而长得更庞大,也就更容易打败勤快的小我。就是它的惯性主导了我的思考!

好了,我终于逮到你了,死胖子!

可是,令人沮丧的是我似乎没有什么办法对付它。我不能一脚把它踢出我的脑袋;也不能一刀结果了它;更不可能跟它讲道理,让它变得勤快。那咋办呢?

嗯,有了。我只能尽可能的给它减少或断供营养,让它减肥!是的,每当我要承诺或决策的时候,先按下暂停键,让那个勤快的小我思考一下,再做决定。当勤快的小我艰难战胜懒惰的小我之后,自然也会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样,勤快的小我会慢慢的变强变壮的;相反,那个懒惰的家伙就会慢慢的消瘦下去,直到它变得孱弱或消失。

我决定就这么干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