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此刻的感受是怎样的?

2019-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尼兰纳素

       你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现在是2016年的最后一天凌晨。在这一年当中,收获了一些,然而不幸的,也失去了太多。对我而言,客观说目前的抉择并不清楚是好是坏,但相信,事物属于你的终究不会逃离,那些远去的,情绪过后,挥洒着欢笑或泪水说再见,任其渐行渐远罢。不沉溺过往,亦不浮夸仰望未来,重要的只在现在——当下你对事物的感受。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也即所有片段中你所体会到的感觉,以及当下的决定。

       此刻的我心情是繁杂的,然而,我也不清楚接下来所写的与我现在的感受有何关联,或许写着写着,便清晰了。想起前几日看的电影《狗镇》,看完之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奇怪的是当时怎么也写不完整,到后来,索性停笔,而如今电影中另一个视角又浮现在脑海中——你内心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随着这个问题的提出,思维漫步在观看《狗镇》这部电影时的感受当中,回忆看的过程,那是一种烦闷,压抑,恨不得快进,欲关掉却又不甘心的念头最终支撑着我看完全片,这种感受无疑是新奇的,自我克制获得的满足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观影体验。

       记得很深的是片头展示在眼前的地图,误认为导演只会将其一笔带过,事实却与此截然相反。一直带着想要逃离这片平直而又毫无生机,冷漠场地的心情,带着希望看见一些无法预想的环境,从中去观察,经历一场视觉盛宴。

       然而我的这些欲望不仅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将其赤裸裸的全部剥夺,所有繁杂,干扰观众思考的因素都被一一抽离出去,只留下人物以及言语的表述,机械的旁白,单一的色彩。留下的剧情,逐步深入内心深处,直面真实,欲望,伪善,丑陋。不仅如此,影片完了之后一种萦绕在心头的迷惑感始终不肯放过我,不得不使我在3小时之后还要消耗精力来为遗留的问题寻找答案。

       于是我跳出思维的墙,这些观影感受,和我现在的心情有何关联?既然这是我观影时的感受,那么,影片中女主角格蕾丝当时的感受又是如何的?目前我所经历的,和她又有何区别,我们此刻都由一段经历当中的片段组成,事物的变化,或许是一件欣慰的事情,并不是自欺欺人的说辞。

       格蕾丝从小生活在无忧患的家庭之中,父亲黑手党老大的身份使她形成了一种耶稣式海纳百川仁慈的性格,厌倦傲慢,权利,杀戮,嗔痴,贪欲。终于在一次与父亲的谈话当中逃离魔爪,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肯回到家中接受父亲所拥有的一切。用她的话来说---她需要一种体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证明父亲的傲慢,这种傲慢,她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的到来(在小镇人的眼中以逃犯的身份藏匿)对于这个小镇来说,无疑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不禁想到,在小镇人眼中她的身份,与耶稣最后被钉在十字架当中的身份不谋而和,尽管二者并不是真实的罪犯,她的到来也于耶稣降临世间般是一份神圣的礼物。若不是父亲最后的出现,她的人生也将和耶稣一般被残忍,无情的钉在十字架上的结局相差无几。影片中她的反抗,亦或许是耶稣复活后的反抗,谁知道呢。

       狗镇,顾名思义,整个镇子都是狗,以狗为名的电影或是在歌颂狗,还是在讽刺人?导演为何要以狗为名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正如影片开头汤姆口中对这条狗的评价,它是智慧聪明的。与剧中其他人相比,无疑这条狗也更有人味,更加智慧。它忠心,从头到尾没有出卖过格蕾丝,也是镇上唯一活下的生物。而其他人与此相比则不如它,依着本性生活。

       狗镇人,无形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傲慢、伪善、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色欲。起初,格蕾丝有着善良,高贵,美丽,天使般的温顺性格。尽管拥有着许多镇民们不可高攀的品质,但在他们心中她始终是一个来历不明,未知的逃犯,何以使全村人甘愿为她冒生命危险藏匿她?

       当汤姆(男一号)提到,倘若品行如此完善之人,得不到大家的援助之手,实则是一种道德的诋毁。于是采取民族的投票方式,未投票的人将决定格蕾丝的去留。不禁想到普遍人群的心理不也是如此吗,倘若一件事情有着无数的簇拥着,便会引发更多的从众者,因为这种行为不会受到任何谴责。

       反之,反抗趋势则将受到惩罚,需要有如苏格拉底被执行死罪般的勇气。不同意格蕾丝留下的镇民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往后也将被其他村民不耻,谁也不愿背负这些罪名,因此投票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反转。这实则也是一种赤裸裸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象,伪善反而得以赞扬。

       尽管狗镇人的行为看似是善意的,但伪善终将卸下面具,一丁点波澜都将引起漩涡。随着格蕾丝留在小镇的风险逐步加深,镇民们心中的杠杆显然出现了明显倾斜,要想天枰得以平衡,必得加足砝码。

       由开始格蕾丝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可,到压榨劳动力,延长劳动时间,施加暴行,沦为小镇男性都可强奸的对象,到后来情人的背叛宣判死刑……狗镇人对格蕾丝无止境的贪欲,男人占有她,女人嫉妒她,压榨,污蔑,猥祗,丧失乐趣之后处以死刑,只有格蕾丝在思考为什么会变得如此。

       而她眼中小镇美好的形象也随之坍塌瓦解。由开始将伪善误以为是淳朴,单纯,自食其力,民主,善良,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所有乌托邦存在的一切都在此处看见了。极力争取留下,到后来的无奈,义无反顾的逃离,强奸到麻木,再到后来被镇民们用铁钉套在脖子上,走路要拖着几十斤重的铁饼时,丝毫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解,仿佛一切都发生的顺其自然,情理之中。

       这是一种由期望,到失落,到绝望的心理转变过程。尽管如此,在影片最后与父亲谈话时,还在一味宽容施害者。在此之前,格蕾丝始终是站在耶稣一般救世主的角色,原谅狗镇人犯过的所有罪过,通过牺牲自己来为之赎罪,认为强奸犯和杀人犯是环境的受害者,使他们不得不做出如此选择。

       然而,当父亲提到她这就是最大的傲慢,她对自身的标准与对他人的显然不是同一个层次。自己犯下轻微的罪过不可原谅,其他人最大恶极却得以宽恕,这种宽容使罪犯无所顾忌,最终也将促成犯罪的一部分。不知是哪句话使她触发了灵感,月光洒落在所有狗镇人脸上时,刹那间顿悟:施暴者不应为自己的罪行狡辩。

       或许她觉得施暴者应承认罪过并向善,结果却与此截然相反,罪大恶极,毫无悔意者决不可轻赦,因此将对自己的标准对待他人。生来毫无权利,但当这种权利和义务降落在手上时,则需要做些什么来改变。

       格蕾丝内心观念的颠覆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在颠覆的同时也迷茫无措,在月光中徘徊不定,绝望而毫无方向,穷途末路时选择了一种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了结当下事情。

       她的选择我们无法判断绝对的善恶,对错,仅仅是一段这样或那样的经历,一个瞬间的顿悟产生了她当下的决定。这一选择在不同经历当中可以是对,也可以是不对,都无大碍。观察内心的感受,当发现错了时,承认它,面对它,改变它便即可,尽管当下不清楚它的好坏。但围绕在身边的将注定一些事情的到来,因此该舍弃的也像格蕾丝一样突破过往经验做出改变吧,毫无顾虑的卸下身上的重担,那才是轻松前行的第一步。

尼兰纳素------落笔于2016/12/31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rjdACcqSJIUlvdB4s8roQ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