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1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切诺基

最近开始练习写日记,对于从来没有写日记习惯的我来说,突然写起日记来,感觉也还好。

但是回头翻看这段时间写的日记的时候发现了个问题,那就是写来写去写的都是那几个话题,工作又遇到问题了,心情又不好了,突然感觉自己的生活原来这么枯燥无聊。一件回头看来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都没有,

然后我又翻开前段时间的工作日志,那段时间是因为想记录下我一天都干了什么,然后就把每天工作所做的事情按小时记录下来。就是一个流水账。然后我细致的看了那段时间的工作日志,工作内容是很琐碎的,并不像自己回想的那样充实,就算把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连接起来也没有显现出其中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面,饰演母亲的金燕玲在他母亲昏迷期间在病床前说话给昏迷的母亲听,一段时间后她奔溃的泣不成声,她说她每天跟母亲说的都是一样的话,这让她对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生活出现了怀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她感觉她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生活,但是自己却不自知。直到她彻底奔溃,祈求借助佛来指引自己。

我感觉自己现在越来越形而上了,会认可说,内心的变化直接影响环境的变化,内心的变化让我感觉世界的变化。

最近两年都在龙山工业区混,应该除了我也没谁了,之前的小伙伴都各自在不同的工作被不同的老板和客户们虐着。然后每天上班都要走同样的路,有的时候走着走着就想,这条路已经走了三年多了,但是我发现我现在对这条街的感觉跟我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除了路两边的树被台风刮飞以外其实并没差,但是我就觉得完全不一样了,那是因为我的心境不一样了。

其实对于过去的事情,我们总是喜欢各种脑补后的剧情,然后就是变成自己想当然的剧情,也是我们想要呈现出来的剧情,但是如果当初的每个时刻都有记录的话,我觉得自己都会吃惊,其实记忆并不是一个靠谱的东西,至少在我这段时间的切身感受是这样的。

所以,是不是很多时候不要太介意自己的心情会更好一点,比如,不开心就不开心,为什么非要天天开心。反正回过头来,如果自己想让自己的记忆里都是开心的日子自然会脑补出开心的细节,那就变成开心的童年,开心的青年,开心的中年。

然后以前会觉得不开心就好浪费当下的精力,因为情绪是要耗散精力的,那么,把太多的精力消耗在情绪上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投入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上面。再没追求也是可以把精力放在赚钱上面嘛。

其实科学研究,人是记不住或者说记不好不开心的事情的,越是不开心的记忆就会越模糊。很多记忆我们的大脑会帮助我们进行选择性遗忘。这是大脑的应激保护机制,就像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样。所以嘛,你回想的记忆多半都是关于开心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