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教育故事: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智慧
且说孙悟空历尽千辛万苦寻访到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孙悟空师跟从祖师学习十年,探讨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方法,也是颇有一番趣味。
也许受过去穷人求学的影响,作者吴承恩没能走出“圈圈”,一样的先是取姓名,一样的先是学徒三五年,须菩提祖师似乎没有新花样,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等到正式传道,祖师的教育才有种种不同来。
看看传道之初,祖师怎么说的,“你今要从我学甚么道!”好牛X的老师,你要学什么我便教什么!把教育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打破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惯例。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先得有一桶水。这祖师分明是一条河呀!况且,祖师绝不是客套之词。你看,孙悟空道字门不学,流字门不学,静字门不学,动字门也不学,非长生之道不学,结果,祖师还真教了他长生之道。
学生需要什么就教他什么,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祖师还真是“课改先锋”。
再看悟空修习长生之道三年之后,悟空自认为“根源亦渐坚固”,祖师提醒“防备着三灾利害”,要避“雷灾”“火灾”“风灾”,传授“地煞数”,七十二变化。什么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祖师没有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学生的未来。这样心装学生,足够称得上“XX好教师”了。
最为难得的,是对孙悟空临别的教诲。我们前面分析过,祖师在这个时候教育他要“斗争”,不能再做一个“无性”的猴子。祖师是在颠覆一种教育观,颠覆一种“好孩子”的评价观。
多少年来,包括我们现在,我们教育者总在要求孩子们“乖”“顺”,视他们的“抗争”如洪水猛兽。“乖”与“顺”的直接后果是自我维权意识的缺失,拼搏精神的缺失,创新精神的缺失……这些精神的缺失,一个人终将难以有大的的发展。而菩提祖师在当时能对孙悟空对症下药,确实高瞻远瞩。
当然,须菩提祖师的教育智慧,并不是祖师的教育多么高明。祖师的教育智慧只不过是吴承恩的教育理想。可能,吴承恩也看清了当时教育的种种弊端,他不过写了一个理想中的老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