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父母支持的重要性
想起昨天小伙子说老师对他生气了,遂今早问他“你们老师对你生气了?”点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委屈和自责。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你生气,是因为你这次期中考试写了4个错别字?”肯定地点了点头。
“你知道为什么老师对你尤其生气吗?”愣在那里,眼神看向了远方。这是他不明白时候下意识的表现。
“这是因为你是她的班长,在她认为这是你最不应该错的事儿,她心目中你就是要考一百分的,我说明白了吗?错别字并不会影响你语文的真实水平,它只是错别字。”轻声的解释道。
“没事儿,我们还是沿用以前的方法,对错别字的认知,从它本身的意思和象形文字演变出发。目前出现的错误也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了找到正确的写法。”
话音刚落,小伙子开始说话了,“妈妈,你知道嘛,那个牢房的牢字是怎么演变来的吗?……”(此处省略一百字)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看到他这个状态麻麻就知道老师对他生气这个梗,他释怀了。他从父母这儿得到了理解、宽容,也明白老师这么做的原因是啥,也就不再纠结于此了。
同样一件事儿,如果你采用的态度是指责、家长式姿态、居高临下的姿势,“老师说得挺对的呀,你怎么这么简单的错别字还要错呢,这是最不应该错的了。”请问啥叫应该?啥叫不应该犯的错。
昨晚给小伙子洗脚的时候,爸爸对于这个错别字的事儿和他开玩笑说“你怎么有点傻。”
麻麻一听立马给小伙子解释,“爸爸是和你开玩笑呢!你不傻。”蹲到他们旁边去“爸爸说你傻是较于以前的你,现在的你有点傻。”
爸爸立马反驳,一边微笑着一边对着小伙子说,“不是这样。是相较于爸爸二年级的时候,这种考试我基本上是100分,所以相较于这样你有点傻了。但是呢 你和妈妈比,你就是聪明的了。”
“哈哈哈哈”,小伙子乐开了花。
“是啊,妈妈二年级的时候,这种考试只能考八十多分,当然不如你喽。”麻麻在一旁打趣的回复。
“哈哈哈,我明白了,爸爸的意思是,爸爸比我聪明,但我比妈妈聪明。”笑得更欢了。
孩子内心的力量源自于从小生长的环境,他从父母那里得到越多的理解、包容、接纳,他越容易肯定自己,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他自己内心就会有力量。
有些不好的标签重复一直贴到孩子身上,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个负向标签会让他成为那样的人,但他是不是真的没有这个实力和潜力呢?
昨天有妈妈和我说,跟我和聊天方式受到启发,我的聊天方式都是开放性问题,与她之前专制型的有很多不同。
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收获截然不同的成果。
从孩子呱呱落地之时起,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比你想像中多得多,不光是言语中,还有实际行动中。透过父母的身体语言,孩子都能捕捉到。
这与“孩子是父母复印件”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