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见识》第四章有感

2018-07-16  本文已影响3人  小新知之
理解人性
智慧的核心是对人性的理解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的开篇就讲到,喜欢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是人的天性,这一点无法改变。

原文中,“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大意是,对于商业发展问题,最好是不管不问,无为而治;其次是利益引导;再次是教育规劝;然后是政府出面直接管理干预;最不济的是政府直接与他争利。

所以我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要讲究技巧,讲求方法,从人的本性出发,才能更快更合适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渠道。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中,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深有体会,越是对学生训斥、惩罚,学生越是不听,如果能试图从学生的的角度,理解他的所作所为,那么学生不仅不会反感,而且还会与你真心交流。此时再去解决问题,定会事半功倍。

为什么苹果手机在全球的销量最好,它的性能不见得比现在的安卓手机强,功能也没什么特别之处,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抓住了人们都普遍好面子的这一人性,它让任何人在一瞬间就可以拥有和精英人士同样的手机。

什么是人性,我认为,这就需要我们多去去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懒惰是人的天性,但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克服懒惰这个天性,微习惯就应运而生。每天坚持做20个俯卧撑,只是想想就会觉得困难,但是做一个就很简单,可是当你开始做一个之后,你就会不自觉地继续做下去,因为人都有把一件事情继续做完的天性。

我们常说的“三明治效应”,对于给别人提建议也很适用,就是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

这么说来,想要智慧的人生,就需要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