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中的几点思考
也许是和自己的职业有关吧,我总喜欢透过学生的一些表现看到背后的深层问题。今天的研学活动也是如此。
一、随处可见的垃圾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去的华夏文旅接待了许多学校的研学学生。研学活动孩子们能和老师、同学一起走出校园,固然很开心,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凡学生所过之处,一片狼藉,让人看着心里真是不舒服。
散场后的满地垃圾我们这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因为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每个人都带了满满一背包的零食。无论走到哪里,学生只要坐下,就拿出零食来吃,吃完以后就随手丢弃。虽然提前让学生带了垃圾袋,但是也装不完家长的热情和学生的兴奋。只要观看完表演,脚下的垃圾就堆了起来:有零食袋,有蛋糕屑,有水果皮,有饮料瓶,其他学校的孩子甚至还留下了刚吃完的方便面碗和自热锅……在老师们的提醒下,素质高的孩子能把自己制造的垃圾装进垃圾袋带走,更多的孩子是随手把垃圾就那样扔在了地上。看着满地的垃圾,我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无可奈何……
满地垃圾的背后是现在孩子生活习惯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方面,觉得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长替代孩子完成了太多的家务劳动,导致现在大部分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为零。而孩子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家务劳动都是家长的事,因此在生活习惯方面一塌糊涂。试想一下: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又怎能在未来立足?
二、急于表达而不善倾听
研学旅行中,景区专门给每个班配了一个讲解员。在参观海洋馆时,讲解员用扩音器给学生讲解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但是,据我观察,只有一少部分孩子跟着讲解员认真倾听学习,只有一个孩子在认真记笔记,更多的孩子是跟着队伍瞎逛。他们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压根就不听讲解。虽然我和讲解老师反复提醒,但是这样的情况丝毫也没有得到改善。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现在孩子的通病:只关注自身的感受,强调了“我要说”,而非是“听你说”。这种急于表现又不分场合的现象反应的是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了。自我意识是件好事,但是过于强调自我感受,会导致学生学不会控制自己,不会倾听,也学不会尊重别人。
三、挑战规则,缺乏安全意识
早上临出发之前,我告诉所有学生今天的活动就两点要求:“安全”和“文明”。而且,只要上了大巴车,就不允许吃东西和喝水了。车上摇来晃去,吃东西容易发生危险。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我在教室里强调了好几遍,并问学生听清楚了没有。学生都告诉我听清楚了。
一上车,大家落座系好安全带后,我又强调了一遍不允许吃东西。从学校到景区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走到一半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中间的我看到有一个学生隔着过道在给另一个学生递一包零食。我一眼就看出肯定有人吃东西了,于是就到前面去检查。我走在前面,看到小张手里正拿着一包雪饼正在吃。他看到我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我。我问他:“谁让你在车上吃东西的?”
他不说话,只是把刚吃的零食袋藏在背后了。看着这个不听人劝的孩子,我也很无奈,告诉他:“在车上吃东西很危险,万一卡住了怎么办?把你的东西收起来,再把书包的拉链拉上!”
他听了,把手里的东西装进了书包,然后拉上了拉链。
看到还有安全隐患,我继续提醒全班学生:“大家把背包收起来,不要在车上吃东西!”有了这个孩子做例子,其他孩子都引以为戒了。
带学生出游,最怕的就是出现安全隐患。在行进的车上吃东西,很容易出现喉咙被卡住的现象。而一旦被卡住,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十分危险。这个孩子视规定为无物,就是不听劝告。这种没有安全意识的行为让人十分恼火,因为他们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所以,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只有多长几双眼睛了。但是,往往这种行为还特别容易被模仿,导致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个别孩子出游时是这样,平时的学校生活中也是如此,真让人防不胜防啊!
时代在变,孩子们在变,作为老师,我们也得跟着改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