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理性的投资观

2018-09-28  本文已影响2人  李虎虎_

01金钱观

盖茨、佩奇和布林退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因为退学,所以创业成功。

吴军博士概括的金钱观: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不要在最后多活一两周,花掉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

何不在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呢?不要那么拼命挣钱了,爱惜一点自己的身体,多享受享受生活。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

超过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

挣了一块钱,但在其他方面损失了两元钱。想清楚这一点,人就能过得比较潇洒。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的本质:

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至于是否该“攒钱”,我认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积蓄来应急,遇到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能走出困境的机会。

但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在追求任何好东西(人、物质、精神层面)之前,我都会问问自己,他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

为了房子能大几平方米,节衣缩食,什么娱乐和享受都放弃掉了。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

几乎所有的人的钱都是不够花,只有一个方法: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芝麻和西瓜,工作效率高了,挣钱的效率也高了。

4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头光

02风险意识

A丢失的风险

坐飞机能不托运尽量不要托运。

B补缴税的风险

从美国回来过海关时,开箱检查。

C退货的风险

做事前考虑收益和风险

银行的理财产品,背后是债券和保单,有很大风险。

很少出事故的司机不仅是自己遵守交通法规,而且都是具有风险意识、防御性驾驶的人。

防御性驾驶:

防范周围司机因嗑药而犯神经病,喝酒无法控制车,或其他原因,被撞,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03第一堂投资课

1投资的行为要围绕目的进行

为了回报和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一个工薪阶层希望通过投资获得财务自由几乎是做不到的。

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交学费。

2制定可行的目标

一个人30岁了,年收入10万元,每年拿出2万元投资,20年后按今天的物价可以达到68.3万,28.3万元是他的回报。

投资的目标是养老,如果持续30年将变成136万元,到60岁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如果想提前,不能靠投资,而要靠事业发展。

我打算先做一段时间定投,如果金钱和精力跟不上,就砍掉它。

3准入成本

投资人买股票要交手续费、卖资产时再交的手续费,都是准入成本。

04投资中的误区

误区一:贵重金属是好的投资

股票会不断升值,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

误区二:专业人士理财一定比我自己做得好

1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资得人有利益冲突。

从长期看基金经理们拿走的钱比投资的人本身还多。

误区三:在股市花时间研究越多回报就越高

有些人像傻子一样投资,反而比那些股市“劳模”效果好。

误区四:只要有人买股票就会不断涨

误区五:哪怕我买的股票亏了钱,只要我不卖,就没有损失

英特尔、思科的股票在2017年也没有回到2000年的水平

它们的黄金时代已过去了。

05围绕投资目的进行资产配置

1误区——将全部资产押在一两只股票或一种投资上

2000年微软打输了反垄断的官司后,股价直到2015年才恢复到当初的价格。

有人利用杠杆买了宝洁公司的股票,他会当场就被平仓出局。

单只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是很大的,或讲风险是很高的。

如果某一只股票占资产的比例特别小,不如不投。

2自己选若干只股票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大部分炒股连基本的金融知识都欠缺,看不懂财报,不了解《公司法》和《证券法》。

股票整体上是分享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

适合老百姓的投资只有两种:股票和债券

国库券是几乎唯一的债券投资工具。

3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用钱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

二八法则,分配股票和债券。

股票的衰退期可长达20年以上。

4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当我们遇到好运气,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

当股市上涨时,我们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收益,而不是跟着不理性股民一路狂奔。

当股市大跌时,不该割肉。用原先债券或现金买入股票,以维持当初的股券比例。

《见识》笔记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