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层次
逻辑层次是 NLP 界的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根据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提出的学习与变革的逻辑层次整理出来的。逻辑层次是 NLP 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迪尔茨提出在任何系统中,人的生活中,包括系统本身的活动,都可以通过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身份、愿景。
1.愿景
我与世界上其他人、事物的关系。当一个人谈及他的人生的意义或者一家公司谈及它对社会的贡献时,便涉及到“愿景”的层次了。
2.身份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怎样看自己(我是谁?)。给自己定位,或者描述出自己的定位,便涉及到身份的意义了。承接上面(愿景)的意思,便是“自己准备以怎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3.信念、价值
为了配合上述的身份,我需要有一套怎样的信念和价值?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必然地已经有了一个不自觉的身份,亦已经有了一套相关的信念与价值。它们决定我们做每一件事的态度,但并不常会有意识地涌现。一般来说只有在反省整个人生或者学习NLP的时候,一个人才会想到身份和信念/价值的问题),有关信念、价值层次问题是:
— 为什么做(或不做)
— 有些什么(重要)意义?
— 应该是怎样的?
— 对我有什么好处?
4.能力
这个层次涉及到一个人怎样认识自己能有的选择(有没有选择,或者是“我必须这样做?”)。每一个选择都是一份能力,故此选择越多,能力越大。我们一般说的能力,表面上指的是技能:懂英文、会用电脑、用某种技巧做某事。但是细心想想,它们其实也都是更多的选择。情绪代表能力,也列入这个层次。
5.行为
这个层次所指的是“做什么?”、“有没有做?”,即能力的挑选和实际发挥,也就是在环境中我的实际运作。
6.环境
“环境”包括了所有身体以外,即外界的条件。世界上的种种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等都属“环境”。
有人用简单的词来解释这6个层次:
精神:Who else? (还有谁?)
身份:Who am I? (我是谁?)
信念、价值:Why? (为什么?)
能力:How? (怎样做?)
行为:What? (做什么)
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
由环境到能力的下三层我们每天都有意识地接触到 ,所以是由意识所主导的,由信念、价值到愿景的上三层,我们日常很少刻意地去思考,所以往往忽略了。其实,我们在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这三层所主宰。它们由潜意识所控制着,往往不容易说得明白,却是人生成败苦乐之决定因素。
一般情况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当问题是在信念或身份的层次时,解决便较为困难了。一般来说,一个低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到更高的层次里去找到解决方法。反过来说,一个高层次的问题,用一个较低层次的解决方法,是难以有效果。
一个人做任何事,如果能将6个层次都一致连贯,他便会身心一致,全力以赴地去做,既开心,又有效果。反之,事情不成功,有压力或情绪,定是6层之中有不协调的情况出现。
逻辑层次让我们简单地认识到问题或困扰背后的原因,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在管理一个项目,你通常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一般在传统的管理中,大部分做法就是会经常把项目分解成不同的行动步骤,然后再分解成什么时候,做什么行动,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预算。接着,我们在执行中往往会发现时间不够,人也不够,钱也不够了。这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现状,然后你就卡住了。通常的传统管理会更细化的管理行动来解决环境和资源匮乏问题。所以看上去我们管理者总是在行动层面上非常的忙碌,但是我们却总是陷入资源和环境的各种变化和短缺。
爱因斯坦德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问题不可能在他出现的那个层次上得到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提高一个思维层次去看待问题,这个其实就是逻辑层次的核心意义。
那么在环境、行为之上的层次是什么呢,就是能力。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发现要提高一个人的绩效,除了奖金,资源外,往往还会给他们各种培训,去提升他们的能力。但是发现有些人通过培训能力迅速提升了,绩效相应也得到了提升,但是还有很多的人,通过培训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发现绩效依然原地不动,甚至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缺乏了帮助员工去建立内在的评估。这就需要我们去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了,那这个层次呢,就是价值的层面,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开始去关注一件事情的时候呢,一般都会先去想这个事情外在的价值,比如这个产品的质量怎么样,这个产品有什么好的功能。那么除了去思考外在价值,人们也会关注这件事情和自己的关系。比如说我做这个产品能为我带来什么,这个产品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能获得什么。当员工去问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呢,这个时候也就自动关联到了人的价值观。那么价值观,那代表了人们真正看中的是什么,以及在这个人的生命当中对他最重要的是什么。所以价值观,代表的是人们积极正向的情绪。往往就是人们内在的驱动力了。
那我现在再举一个例子,我会问大家为什么你要上班呢,很多人可能就会说我要赚钱啊。那为什么要赚钱呢,其实赚钱只是表面的一个行为,如果我们再去挖掘这个行动背后,很多人就可能会说到他的价值观词汇了,可能有些伙伴会说我想为整个家庭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所以安全感和幸福就是你去赚钱的价值观;还有人可能会回答说,我想要成就感,想要更多的认可,那么成就感和认可,可能就是你去工作的价值。所以这些才是我们工作这个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所以说价值观是所有行动的能量源,也是所有行动承诺的能量源。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放大一个项目的价值,想要员工甚至想要一个团队,对于一个项目的承诺,那么我们就必须去找到对方,在这个项目上关注的一些价值观。那员工说出他的价值观词汇的时候,作为一个教练型领导你要怎么样去做呢,我们要聆听,尊重、扼要复述价值观词汇,给员工听。等员工说是的,这个价值观词汇就在他的大脑中变得更清晰,更强大了,你也就能够找到了她内在动力的源泉。
在往上就是身份,这一层次代表你是怎么看待自己,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或者对于未来的自己,你最看重的角色是什么,你会发挥哪些不一样的影响和作用。一般人们越从未来的角度去看自己,去看自己最看重的那些角色呢,人们对于成功后自己的形象及的角色定位呢,也就会越清晰,好了,那角色再往上一个层次是什么呢,愿景。那么,当人们去到这个逻辑层次最上面的这个地方能量的是会是无限的。当我们问对方一个有关愿景的问题呢,我们实际上是在陪同他去创建他成功的未来画面。最棒的问题就是成功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然后从看到,听到,感受到几个纬度帮他创建成功画面。好了,这就是逻辑层次的全貌了,逻辑层次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关键点内在动力背后的一个核心理论。逻辑层次给我们清晰呈现了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是怎样运作的。为什么我们渴望一个人行动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去关注行动,还要去关注一个人的绩效层面,一个人的价值层面,甚至一个人的身份和愿景层面。大家应该就比较清楚了。逻辑层次上的每一层实际上都暗含了很多的开放式的好问题。如果说只问一个关于挖掘人们内在动力的好问题,从逻辑层次上浓缩出来的,这个好问题就是这件事对你为什么那么重要?
那逻辑层次,除了可以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人们的内在动力是怎样运作的,也是我们在专业教练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工具,逻辑层次可以单独使用的,也可以在团队教练中,生活中使用。我也跟大家举几个例子。
我女儿每次都说·,语文老师自己不批改作业,总是让她们帮忙改,感觉没有意思,又失去了玩的机会。又一次放学,我决定用逻辑层次对话试试,
我问她,老师为啥选择你批改作业呢?女儿说,我学习好,能干。我又问:“你自己觉得呢”?女儿说:“我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小老师,同学们都听我的,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小老师”。我又问,小老师,对你来说有什么价值呢。女儿说:同学们会崇拜我,而且我感觉很自信。我又问,你要成为优秀的小老师,需要怎么做呢?女儿说,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不抱怨!假如这样做了,老师。,同学们会怎么看待你呢?同学们认可我,老师会喜欢我,还会奖励我奖券。。
逻辑层次的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沟通工具。我们总是强调要在沟通中建立亲和,建立信任。那究竟怎么样建立亲和呢,其实很重要的一个维度的就是要去匹配对方,那么又怎么样匹配呢,逻辑层次。比如,当你听到客户的一句话,一个问题,一个困惑,一个挑战,你就可以快速的先用逻辑层次去判断一下,对方刚才所提供的这个语言信息是属于哪个层次的,他是在谈价值观还是再谈愿景,他是发生在行动层面,困惑还是在自己的能力侧面层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去匹配对方。也就是先在同一层级去对话,加强两个人对话之间让对方感觉到他被深度的理解。之后呢,你就可以再按照逻辑层次去考虑需要向上探索价值观角色愿景,还是需要向下去落地找行动方案,这个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你去表达对一个人的欣赏,感激时,也可以用逻辑层次,假如你希望你的表达更有力量,别忘了逻辑层次上三层影响下三层。所以请你尽可能的在一个人的价值观、身份、愿景层面表达感谢和欣赏,这样的将会更加触动他。所以以我刚才发出来的这张片子呢,就是在逻辑层次的每一层要怎么样去表达,感谢表达欣赏我们都给出了一些方法。那我们今天稍后发布的课后作业呢,实际上也是会跟逻辑层次有关的。所以在听我分享的逻辑层次的使用之后呢,真心的期待,伙伴们的能够找到一个项目尝试使用逻辑层次来一次LAC式的谈话。那无论你是教练他人还是你自己做教练。你都可以尝试在每个层次发出一到两个好问题,看看这个教练经过的会带来什么样的不同,那么我们期待呢,你能够把这些具体的好问题记录下来,也把教练经过的稍微记录一下分享到群里。好了,我们从陪伴对方去聚焦现状,建立亲和,到开始聚焦他想要的成果帮助他锚定愿景。再到今天我们分享的去帮助他人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