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前家访手记(20200512周二)

下午跟雷兄去家访,因为下周就要复学了,得给那些网络学习有些懈怠的同学打打气。
孩子们虽然没有好好在线学习,但从家长口里得知,由于疫情期间限制出行,孩子们似乎更加习惯宅在家里。对于以前特别喜欢东游西逛的孩子,这确实是一个有利的转变,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因势利导,让他们还有更多更好的转变。
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开发商成片开发的小区,只是城中村各自为政建的房子,所以家访很难找到孩子们的家,只能让孩子到一些标志性的地方把我们带入他们家家访。
这次家访的第二个孩子家住九楼,没有电梯,对于习惯了住二楼的我,又带着口罩,颇有些惶惑。
一边走着,一边跟孩子聊天。孩子家的房子是小产权房,妈妈没有工作,爸爸在一家私人工厂上班,工资四千多元,有一个姐姐。照我看来,生活是不容易的罢,于是勉励孩子,成绩差点不要紧,关键是要有着努力的状态。生活固然不容易,只要全身心去做,生活还是没问题的。一个人必须过好自己,上要兼顾父母,下要为孩子尽责。孩子竟然特别懂我的话,我似乎是在跟同龄人分享这年过半百的人生体悟。真好!是老师的那种诲人不倦,是那种了悟人生的自矜,是那种摆渡人的无量功德……
走在窄窄的楼梯,我们还是聊着:这楼梯还干净,看来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也好,不给国家添麻烦。每一层楼梯转弯处小小的平台偶尔有些花花草草,虽然不名贵,但品种多,也都不芜杂,无一不简单纯粹着,我喜欢!多数楼层没有标明楼层,也没有标明门牌,这似乎颇有些不便利。因为家访的孩子住九楼,也就是最高层,我就只顾着上楼,勿用关注楼层和门牌了。
愉悦的欣赏着那些转弯处的花卉,继续跟孩子聊着一些有关家访的问题,轻轻松松就到了九楼。
孩子家今天有一些客人,虽然午餐早就吃完了,餐桌上还有些丰盛的菜品,客厅也随意摆放着一些礼物,还有一个金皇冠蛋糕。原来孩子的姐姐今天生日,至亲们借此来家里聚聚。估计疫情期间,至亲们基本没有走动,所以气氛很喜庆。
既然家里有客人,前面我们一直聊着这次家访的话题,我们便填写好家访表格,拍了照片,便去别家家访。
下楼竟然很是愉悦,跟雷兄絮叨着,这孩子家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着,似乎没有什么生存的压力,似乎让我特别艳羡。
要说,这孩子的家是过得比较紧巴的罢,四口之家只有爸爸一个人在私人厂里做工,全家月收入不到五千元,但他们其乐融融着。至亲们欢聚一堂,只是给孩子过一个生日,来的还带着那么多礼物,主家备办着特别丰盛的菜品。大人们打着牌,孩子们有的做着游戏,有的聊着天……
老百姓的日子似乎还是寒酸了些,但毕竟能安居,衣食无忧。从这个孩子的家,我似乎想见到更多类似的家庭,他们也都应该实实在在的生活着罢,可惜我似乎太过杞人忧天着,忧自己,更忧着周遭那些耗尽所有力气生活着的凡夫俗妇!怨愤可悲着那些贪腐之人,他们衣食住行都那么奢华着,尚且贪心不足,导致锒铛入狱,祸国殃民!也许,他们太过远离了生活本身,没有了烟火气息,也就走火入魔了罢!
于是我想到我的家,想到我的至亲们。一年365天,基本没有什么来往,就是距离不远的,偶尔也只是顺路,也只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其实改革开放前,那个时候我们家是清贫的,准确来说是贫困的罢。那些时候每逢传统节日,都郑重其事的过着,一些特别的日子,亲戚也是郑重其事的走动走动。比如每个家庭成员的整数生日也往往是要聚聚的,外婆似乎是必须到的。记得外婆到我们家,往往忙着帮母亲做很多事情,除了家务和针线活,还有一些农活。那时的我特别喜欢看着母亲跟外婆那忙碌的情形,觉得特别美好,以致铭记着!如今,都只是记忆,但多么渴望那样的情形能够循环往复着!也许,那就是最浪漫的事,那就是而今眼目下人们津津乐道无比神往的慢生活罢!
结束了今天的家访,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头似乎很是清爽着。原来,简单就会烦恼少,实实在在生活着,就是人生的美好状态!
没事的日子,顺路的时候,不拘形式的到至亲家里叨扰叨扰,不再匆匆,让本来平凡的生活慢下来,给亲情的土壤加些养分……
我们,毕竟注定是平凡着的,惟有亲情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