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的书或文章读书

京极夏彦《不如去死》读后感

2017-04-08  本文已影响655人  梦得之

目录:

「不如去死」是我读的的第一本京极夏彦的小说。日本的推理作家,林林总总,应接不暇,然而这本书不消说,单单从名字上便足以叫人驻足。不如去死,日文原文是「死ねばいいのに」,意思是明明去死也是可以的,而从文中意思来看,我觉得不如去死更为贴切。显然,不如怎样怎样,是在某种情况下对人的劝告,它并非如直陈般不带感情,亦非如命令般斩钉截铁。这种口吻与其说很适合无所事事的健也,倒不如说更富含一种怀疑派的气度。不如去死,乍见之下,透着自杀的气息,而此作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极大的争议。老实说,这本书是很有可能由思索自杀的人偶然在网络上随便输入个什么死也很好啦,或是不如一死啦而检索到的。并且就本书的内容来看,并非是一种劝诫自杀的说教,它首先是描述了拒绝自杀却又异带苦痛的人们,最后又转身面对由于要永保幸福而自杀的亚佐美。这种安排,好似千回万转之下的柳暗花明,也好似朦朦胧胧中的醍醐灌顶。叔本华曾经说过,死亡或毋宁说悲剧无疑是一剂清醒剂。而在此处,读者无疑是像顿悟了觉醒了一般酣畅淋漓。

内容概要

本文由亚佐美死于自宅一事,引出作为相识的健也为打听亚佐美的身前故事而拜访其周围故人的故事。他第一个打听对象是与亚佐美有染的上司。从对话中发现,该上司对公司及下属极为不满,认为自身完全被嘲笑,被讽刺。而他又不愿辞职不干,原因自然是健也所点出的,只是自己不甘心而已。

第二个受访对象是亚佐美的邻居。其人自幼学习优异然而却做着派遣社员的工作很是不满。她看到亚佐美与多个男人来往,便愤恨异常,极尽诋毁,然而却不知亚佐美本人对其敬仰有加,亦不知亚佐美被自己的前男友强奸。

第三个受访对象是亚佐美母亲。自幼优越的家境助长其好逸恶劳的性情,成年时家道败落,沉溺于赌博之中,离异数次,最后将私生女亚佐美卖给暴力团的人以换取借贷。

第四个受访对象是亚佐美的男友,暴力团成员。亚佐美是其头目转赠给他的。其人就是一般的小混混,长期受制于头目淫威。对周遭一切均有很大不满,原本对亚佐美有好感,但并未表露心迹。
第五个受访对象是负责亚佐美一案的刑警。其人一直深陷于其身份的困扰。最后健也和盘托出自己是杀死亚佐美的凶手。

第五个谈话对象是健也的律师。其人坚持认为亚佐美是不堪生活痛苦而让健也杀死的。但健也明确地说出亚佐美深感幸福的事实,并且亚佐美正是因为害怕幸福会无端失去而接受健也去死的建议。一直到这里,整个事件全然大白。亚佐美并未如其他人一样觉得生活艰辛,反而倒有几分悠游。她几次邀请健也,相约叙谈,讲述自己的身世,并对自己的遭遇直言不讳。最后一次在家中和健也会面时,流露出自己对目前生活的幸福感,并感慨对幸福逝去的恐惧。此时,健也提议若是害怕幸福消失,不如现在就去死。亚佐美坦然接受,自愿让健也杀死自己。这个结局无疑最让人诧异了。我觉得最为强烈的对比在于先前的种种不幸福的人对去死这个提议的断然拒绝和作为小说中唯一幸福者的亚佐美自愿接受死亡的劝告。这里,油然升起一种对于死亡的思考。

拒绝自杀是源于痛苦吗

显然,小说的布局很有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的味道。甚至,从行文的结构来看,可以说是芥川的翻版。当然审视本作的内容,它确实是有种观象主义的思维,不过我倒觉得仅仅如此倒也是寻常文章罢了。真正使其自成一派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对众人存在意义上的解读。它是观象的杂多性之中的统一,即使说人的存在的统一。正是作者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凿出整本作品的基石。

亚佐美自然是自杀的,尽管她死于健也之手。不过,人们有一种误解,即是说他们认为亚佐美故意掩盖了自己的苦痛,而装作幸福,目的是让别人杀死自己而结束自己悲惨的命运。我觉得这种理解是有悖于作者的思想的,小说中已经说的十分明白。亚佐美绝非预谋自杀,而是接受健也建议选择去死的。并且根据健也所说其死亡的平静,全然不像为了逃避痛苦。

一般人总是认为,自杀源于痛苦,更明白的说,因为痛苦所以去死。顺着这个思路,那些说自杀者软弱啦不负责任啦的论调就是很自然的了。这种说法最大的弱点在于它割裂了自杀和死亡。自杀,即是自己杀死自己,无疑是更为强烈的死亡。而世俗对于自杀的观点却是对死亡的遗忘。从现实来讲,倘若有人自杀,他的亲戚朋友总是有意地避而不谈,仿佛不曾自杀过似的,仿佛不曾出生过似的。他们固然是要谴责自杀的,特别是要憎恨这种行为的,但是他们却忽视死亡这个根本的存在,仿佛他不曾有过似的。即便是有认识的人死了,即便是清清楚楚听到了挽歌,但是他们总是像是别人的死亡似的,仿佛是另外一回事似的。这种遗忘态度完全又催生了这样的一种误解,即是说,不自杀或是说不被自杀所干扰的生命是最为好的。而自杀的从各种意义上说都是恶毒的。无论如何不能自杀,这种根本毫无道理的话至此却有了根据。

而作者却是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对于常人来说是一片未开拓的广袤荒蛮一般的事实。即是说,真正的自杀,未必源于苦痛。相反地,真正的痛苦却正是导致了不自杀。从对死亡的领会这个意义上讲,此作是很有海德格尔的味道的,它讽刺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闲谈与非本真。不过,我倒是觉得,本作更为深刻之处乃是人的存在与意志本身。

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出恰恰是那些未曾思索过自杀的人们,即是那些当下的活着的人们才配得上无法根除的苦痛。这里,读者像是听到了羊神尖厉的叫喊:可怜的人类啊,不幸与苦痛之子!。。。。。。你们最好的幸运就是不曾出生,次等的幸运就是立即死去。文中所展示的几个人物,从亚佐美的上司到她的母亲,无一不是有着强烈的欲求而不得不忍受着生命中无法摆脱的苦难阴影,不得不挣扎之后沉沦。这里,作者所显示的是彻彻底底的完完全全的地狱变。他们正因为渴求,尽管这种渴求单单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才会对健也的「不如去死」的回应感到诧异。换言之,他们都被欲求所蒙住了双眼,而欲求本身却又根本的盲目的。书中各种人物的不满与抱怨,即是他们苦痛的鲜明反映。可是他们却对无正式工作的健也感到异常鄙视,认为他根本对于他们自己一无所知。健也,真正的清醒着的人,才有理由更为底气十足的嘲笑,说他原本想着了解亚佐美,可他们对亚佐美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唯有自己而已。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毫不留情地撕碎了生即是幸福的谎言,直接了当地揭示了人类的惨状。每一个人就像是被意志牵引的狗,走过了这条路而不是那一条,尽管两条路对于狗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它还是要装作是自己走的这条路似的。书中一个反复出现并且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说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根本的问题是自己完全不想去做。意志即是行动,这无疑是对叔本华哲学的文学解读。这里,固然有着自由的问题,不过作者却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境地,即是幸福的问题。

本作之中唯一“幸福”的人却是看似不可能幸福的亚佐美。自小饱经外祖父母自杀及父母多次离异的悲惨遭遇,成年后因母亲负债而被卖给黑社会,亚佐美在一般人看来根本无法幸福,可是,就像是讽刺一般,她是真正持有幸福的唯一一人。是她无欲无求吗?这倒谈不上,活着本身就是欲求,不过她是不反对死的。并且她是为了幸福永远也不逝去的目的而要求健也扼死她的。没有任何强迫,甚至连健也也感到了她决绝的勇气,并不是因为苦痛,而恰恰是因为幸福。这里自然有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死亡是唯一的幸福吗

这样,自然而然地,由存在引出了幸福的问题。其实书中对于这两个问题并无明确的讨论。对于存在,作者倒是如同萨特一样提供了不少鲜活的生命,侧重于他们的悲惨,这是仅仅作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所无法企及的。而对于幸福这个问题,作者除了借健也之口反驳了律师对于亚佐美不幸的言论之后,便再无其他,特别是,当律师极不情愿地承认现实之后,小说戛然而止。这个留白,就这本小说而言,无疑是绝妙的成功的;但就读者而言,显然不是思绪的休止符。

我觉得,幸福这个词,从一开始就受到不该有的误解。即是说,在常人那里的,或是更多的在陷入苦痛深渊的人们那里的对幸福曙光的期望,统统都是无聊的虚幻。他们总是觉得他们不曾获得的,就是他们幸福所要拥有的。高人一等的学问啦,名声啦,或是地位啦。他们总是有种幻想,幻想着他们的所无有即是他们的幸福的最根本的保证。他们想要通过拥有来拥有幸福,而这除了卑劣的贪婪之外,毫无价值。一个乞人想着通过更为频繁地乞讨来让他的生命看起来没有那么痛苦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永远无法根除的苦痛了.今天的劳动仅仅为了明天的受苦。今天的劳动时所许下的对未来的虚无诺言,就是明天受苦时的安慰的话语。他们从一开始就搞错了,这种幸福从来就不是它本身。他们任何的所做所为都是他们最为根本的欲求,而幸福只是这种欲求的的伪装的遮羞布。

奥古斯丁极力地宣扬幸福,但到最后却又不得不把永生的幸福带到天堂。因为地上是不配享有幸福的,处处都是不幸的。不过要我看,地上固然是在苦痛中,天上的也仅仅是虚无罢了。
真正幸福,正如是像本书所揭示的,正如像亚佐美所揭示的那样,是一种对所欲求的否定。人要用很久的时间来学会放弃,又要用很久的时间来懂得放弃才是真正有的意义。因为幸福本身就是具有否定意味的。拥有即是欲求,即是不满足,即是无休止的挣扎。所有要从中获取快感来当作幸福的想法是不对的。幸福本身,是对它的否定。人最大的需求即是活着,那么死亡是否是唯一的幸福呢?
这里,我是反对那些说死亡之后还要继续受苦的说法的,显然缺乏根据。特别是,有人用更为痛苦的死后世界来劝阻自杀的人,我觉得和毫无底气的威胁并没什么两样。相反,我倒是肯定死亡的虚无感的。任何人只要他诚实地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周遭,而不为任何的谎言,任何的渴求生命的假象所迷惑的话,他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彻底的虚无。并且,死亡成了欲求本身,一种绝对的欲求。任何的表象都不能动摇这种坚定的欲求,正如任何的风雨都吹不到崇山峻岭一样。这样,也就不难发现,所有对死亡的恐惧都是没有理解他的真正欲求,忘记了他的真正所有。人,除了死亡之外,一无所有。

有种偏见是将死亡与痛苦联系,并且随着消灭痛苦的希冀而消灭死亡。这种误解当然会在领会之后消失,人固然是可以消灭死亡的,现在得不到的不等同于将来不拥有。不过,痛苦是不可能随着死亡的消灭而根除的,应当说永生带来的是痛苦的极限。这里,过去不曾有的,将来也不可能拥有。

不过,要说死亡成为唯一的幸福还是过于的片面了。绝对的欲求所带来的虚无感当然绝非死亡所独占的。或许,应当说,死亡的虚无是渗透了其他才显得无处不在。即是说,死亡的虚无叫人洞彻了纯粹的欲求,而虚无本身就变得美了。那么,死亡倘若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意义,还是紧紧抓着肉体的腐朽毁灭而不松手的话,它就无法满持这纯粹的欲求与虚无了。它就无法理解世间美好的艺术和崇高的宗教情感了。当然,要说人的一切狂喜迷醉,诸如婚礼啦,有着死亡的含义,这本身没有错。但要说死亡的唯一性就变的奇怪了。

日本的自杀与孤独死现象

亚佐美的死亡,无意外地引起对日本自杀现象以及孤独死的联想。这里略述一二。

提起日本的自杀现象,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日本的’耻’文化,这里因为我并未严格认真地研究日本前世今生,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对这一问题提出什么高见。不过,单从自杀率上看,其实中国的自杀率并不比日本低。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自杀率逐年下降。而日本则不管环境如何自杀率稳如泰山。结合本作的思想,我倒是很想弄清一个问题,对死亡的真切欲求是可能的吗?

或许,单单从自杀这种行为上看,找寻结果并不容易。我倒是想起了我学习日语的教材上关于对日本的孤独死的相关论述。在那短短的几行关于日本社会现象的描述中,’为了互不打扰,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单身生活’一句让我铭记很久,至今不忘。互不打扰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对传统的逆反,不过我倒是觉得不管孤独死也好,自杀也罢,都是一种对于死亡的洞彻,如同艺术一般。反而是那些庸俗的反对自杀的言谈倒显得自以为是吧。

这里,我顺便说一下。一般的人觉得,人活在世上,总是有许多的责任,比如要好好活着让自己的亲戚朋友高兴啦,而那些愚蠢的亲戚朋友们总是乐于看到活人;比如说要给自己的孩子钱啦之类的。倘若这个时候偏偏有人选择自杀了,而让他人不高兴时,人们就会责怪他说什么脆弱啦,自杀啦,不负责任啦。这些论调,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对死亡的遗忘,正如我第二小节所说的那样。不过这里我要再补充一下。
任何人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不是强求别人为自己的幸福负责。所谓的责任,选择了它自然要承受后果,可有人放弃了它特别是放弃了自己的作为一切基石的生命,他又能承受什么后果呢?

本书的写作特色

最后稍微谈论一下作者的写作。翻开第一页,毫无疑问,一阵芥川的竹林中的味道扑面而来。的确,两者内容都是对话为主,并且结构大体相似。不过芥川的作品更为强调不同的人之间的矛盾,而京及的这部乍看之下,似乎个人物间各自为政,其实更多的是强调每个人都共有的苦痛。

单就<不如去死>而言,大量的口头语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这对于外国人是很受欢迎的。我建议有一定日语水平看一看原版。不过大量的对话有时让人稍微摸不到头脑。就人物刻画而言,感觉作者选取的材料似乎过于典型。不知是否是上司系列过于的深入人心。。。。。另外,对于刑警这个人物的刻画,个人认为并不十分满意。特别是其对自身刑警身份的疑虑对刑警自身为调查案情而生的冷酷无情的困扰多少有点生硬的感觉。第五人倒是有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倘若不是健也向其自首,那么也不会有之后的对亚佐美的真情的揭示。这样看,尽管稍许有点瑕疵,不过也可以接受。

最后,向小说作者致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