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觀察:蒂勒森訪華為何展現柔軟身段?
2017-03-24 00:50:51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作者 姚錦祥、王裕慶)習近平主席19日會見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作為“習特會”之前的重要會晤,蒂勒森此訪釋放了極大善意,表示雙方領導人的會晤將“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並提到,美方願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發展對華關係。那麼美方為何此次會採取如此柔軟的姿態?所謂“未來50年的發展方向”又在指向什麼?
首先,很多人將其視為美國“試水溫”的舉措,甚至是麻痹中國的糖衣炮彈。實際上,目前總結特朗普新政府的對華政策還為時過早,很多都還停留在口頭而非行動。因此,目前中國在對外政策上不應有劇烈的調整和變化,“親俄、友美、聯歐”的大格局整體上符合中國的利益。中歐關係的發展正不斷加速,中俄在經貿、戰略上的互惠關係也不斷加深,中俄與中美關係的發展不應是互斥的。我們應該注意美國在這方面的“小心思”,並主動造勢逼出美國真正的想法和底線,而非跟隨別人起舞,貿然妄動。中國的淡定和自信,才能讓美國外交政策的全貌越來越清晰。
其次,很多人將特朗普視為孤立主義和美國世界霸權開始衰落的標誌,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實際上可能是讓美國重新掌握世界主導權的有效手段。美國長期以來使用的“再平衡”政策,其實並非僅適用於亞太,而是一系列“各層次”、“全球性”與“全方位”的大戰略政策佈局,通過不斷的政策調整,來達到美國對相關議題的“再主導”,關鍵取決於美國現在關注的重點“pivot”在哪裡。美國當前希望平衡的重點,一是為支撐其世界霸權和盟國體系而付出的成本,二是當前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對美國經濟和製造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三是全球恐怖主義對美國國家安全的現實威脅。然而,特朗普對這些議題的再平衡手段,往往都是強硬的政治施壓和以鄰為壑。他似乎意識到,如果繼續強硬地在相關議題上與中國對抗,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導致美國再平衡的目標無法達成,而其他在美國壓力下失意的國家會越來越多地團結在中國的周圍。
最後,特朗普的再平衡目標能否實現,中國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作為一個最強勁的夥伴,比作為敵人更有利可圖。因此,我們才看到特朗普最近在對華政策上的不斷轉變,包括轉變了對台政策的調整,屢次重申“一個中國”;包括近期特朗普的經濟顧問指出,“總統可能將緩和對中國的批評,包括他在競選期間曾宣佈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指控”。因此,可以預期未來美國會在一些中國關切的議題上做出讓步,而與此相對應,中國企業也可以適當給美國製造,讓美國與中國先從經濟工業領域擴大合作空間,讓美國覺得中國是他的合作夥伴,而非零和競爭的對手。同樣的,我們也應該鼓勵美國企業來華進行技術投資,讓美國“再平衡”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在這裡發生交流。
至於,大家關心的台灣問題,特朗普政府極有可能開始有限度與台灣當局合作,而不會如同很多誇大報道般的,會與台灣增進更多軍事與政治關係。那是因為,美國現在正需要 “中國關係”的新市場,例如一些常年美國企業進不了,中國企業唯一可以生存的國家與地區。並且,美國更希望大陸能協助自己成為翹起世界各種新發展的助力,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與緩和很多國際問題。
除此之外,本文更觀察到特朗普政府已經對民進黨當局最近肆無忌憚的用言語軍事挑釁大陸和企圖利用所謂共諜的藉口來立所謂的“保防法”破壞人權的行為,有所關注,故而開始有了從原本開放支持與台灣當局更多接觸的態度,轉向留意保守的表現,以觀察台灣當局的態度變化而定。而且,這些行為都可能已經違反美國對台灣當局一貫的“美國不喜歡台灣囂張,讓自己變成主動對抗大陸的擋箭牌”與“台灣再次修法回到以前的白色恐怖時代,以破壞執政與異議之間的島內政治勢力平衡”二條基本不能容忍的底線。換句話說,特朗普政府最近之所以會開始收緊對台灣合作的態度,除了因為本身亞太與世界戰略改變的需要外,更多是擔心民進黨當局會因美國錯誤的表示,出現荒腔走板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的行為。
當然,我們現在也不排除美國仍然會以民間技術合作的方式,給予台灣另外一種模式的軍售方法,而其方法是否完成就取決台灣當局自己對兩岸關係的態度了。
畢竟,美國對台灣的態度是自私的,民進黨當局現在對大陸挑釁的表現,尤其是軍事挑釁的言論,都已經被美國看在眼裡,已影響到美國未來對台灣的態度。別看現在民進黨當局自稱很多美國媒體都在支持當局與美國增加更多的軍事合作,其實說不定美國政府就是很賊的利用媒體放話,來看台灣當局的意圖態度,而開始計算下一步的政策。如果態度過於囂張,恐怕就會馬上刹車,哪怕是當局自稱在美國很多遊說團體,也無法改變美國不樂見台灣單方面企圖挑釁大陸讓自己美國犧牲的歪念頭,就如同當時陳水扁時代一樣的關係。所以,台灣當局應該回歸一個中國,切莫打著美國會幫自己犧牲搞獨立囂張做死的邪念,而開始肆無忌憚的高調錯判美國在台海一貫的立場與底線。
總之,從以上這些角度來看,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何蒂勒森此次訪華展現柔軟身段。特朗普並非“政治素人”,而是一個精明的政客。他並不希望中國成為其任期內糾纏不休的對手,而是有助於他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夥伴,這也正是所謂“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的內在意涵。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應該把握特朗普外交的務實特性,在中美合作共贏的大格局下,在堅持既有外交原則和外交底線的前提下,尋求自己核心利益的確保和滿足。
(本文作者:姚錦祥,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博士生;王裕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
電腦版移動版
[ 關於我們 ]
[ 中評動態 ]
[ 聯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