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知识要点(上)

2019-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无量法康

@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佛:佛的读音fo,从人从弗。人表意,表示看不清楚;弗(fu)表声,有"不正而使其正义“之义。佛,浮屠也,后简化成一个字“佛”。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华义为能仁寂默)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

佛的辞义是觉者。阿罗汉只是自觉;菩萨于自觉外,更须觉他,故菩萨具二觉;觉行圆满是第三觉,唯佛具三觉。

大乘:

大乘(dà chéng [1]旧读dà shèng[2])是一种佛教派别。它包括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修行“菩萨道”。大,含有广大、崇高、无量之含义;乘,四马之车为乘,如千乘之国。

大乘,则是能够装载、度脱一切众生的、无限大的运载工具车。

大乘佛教谓人人可以成就佛陀一样的智慧,故名“大乘”。

无量寿:

是“阿弥陀”名号的译义,在梵文中正确的读音应为“阿弥达”,即本经所说极乐世界教主的圣号。其中包括无量密义,可译成无量寿、无量光。过、现、未,恒常一如,佛教称为“三际一如”,这是法身境界,也是本经标名为“无量寿”的原因。

庄严清静和以下的:是法。

经题中的“佛”,娑婆教主;“无量寿”(即阿弥陀佛),极乐教主,是两位果位的人。“大乘”是喻。“庄严清净”是法。经题中总不离人、法、喻。

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

@因地:

1、佛陀在尚未成佛之前,作为仙人、或菩萨修行的那个时候--叫做因地;

2、正因为那时种下了成佛的【因】,所以叫【因地】;

因地:基本释义是, 原委、因由。

因地也指菩萨未得佛果前的地位。

因地,果地,是对于世俗地来说的。

比如,我们说在观世音菩萨成道前,他是一个村妇,或者是个其他的什么角色,通过很精进地修行,终于证得佛果,号正法明如来。

那么,就这个事情来说,观世音菩萨成道前的修行,就是因地,最后成佛,以佛身或者菩萨身度众生,就是果地。

@依正二报:

依指衣报,正指正报。正报是说众生心,依报是说因心而感召的外部世界。就是说此心如果是杂染污秽的,那么你将处于恶时恶世界的秽土;如果此心清净无染,那么就会得到美丽庄严的净土。心与外部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不能作分别背离,故说依正不二门。

@“如来”、“佛”、“菩萨”的意思和区别:

“如来”,其实是佛的代号之一,在佛教中,“佛”有十种名称,分别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在多部佛经中都有记述。也就是说这么多名词都是指的“佛”。我们中国人习惯讲“如来佛”,其实是重复了,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是一个意思的两个不同名称而已。而2000多年前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具体的“人名”了,当然他的真实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只是因为悟道成佛之后,被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罢了。

这就好像中国文化里说的圣贤,圣贤是一个代号,孔子,孟子,老子,他们都是圣贤,这些就是他们具体的名字。圣人,圣贤就是一个统称。如来和佛也是一样,在《金刚经》中,佛陀亲自解释了“如来”这个名词,那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没有来的地方,也没有去的地方,这就叫“如来”了。这就是悟道成佛的境界,对一切都没有分别,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空性”的,如《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状态,或者说这个道理就是“如来”。

“菩萨”,是一个简称,全名应该叫做“菩提萨埵”,拆开来解释,“菩提”就是觉悟,“萨埵”就是有情,佛陀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称之为“有情”,那么“菩萨”的直接意思就是觉悟有情了。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菩萨心肠”来形容一个人很善良,意思就是说他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受益,甚至于把自己的全部都拿出来,自己不要,都要救济那个比他更困难的人。“菩萨”正是这个意思。菩萨不仅自己觉悟得道,而且发愿要救渡所有的苦难众生,让众生都得到解脱,这就是“菩萨心”,一言一行就是“菩萨道”。

佛教中常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指的就是菩萨心肠。一个人和自己无缘无故,我们却能够感同身受,真切的把对方所遭遇到的一切苦难当成是自己的,去慈悲怜悯他,帮助他,那么这个人就是“菩萨”了。佛教里还有一个“罗汉”的境界,就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不顾他人,菩萨的境界就更高一层了,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所以南怀瑾大师说,“菩萨是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意思就是菩萨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人”的,而不是为“己”的。内心没有一点私心,私欲,我们常说的“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对一切“菩萨”的最好解释,一切菩萨都和观世音菩萨一样,具有大慈悲心,有求必应,这就是菩萨所为。

而“如来”就是菩萨成佛、成就之后的果位,比如我们熟知的“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就有很大的慈悲愿力,他发愿度尽一切众生,待众生都成佛之后,他才最后一个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在《地藏经》中,记述了地藏王菩萨接受佛陀的嘱咐,自佛涅槃之后,至弥勒佛降生之前,所有一切众生都要度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这一切众生都是地藏王菩萨救度的对象,足见地藏王菩萨的大慈大悲和伟大弘愿了。

@关于沙门、沙弥、行者、比丘、法师、僧人、和尚、住持方丈的定义:

沙门(旧称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古代印度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因其它特派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中国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

沙弥,按照佛教戒律,年龄在七至二十岁之间,剃除了须发,且授了沙弥戒(沙弥戒有十条),此人便是沙弥了。“沙弥”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勤策男”,一义为:当勤受比丘的策励;二义为:息慈,即息恶行慈。

行者,唐宋时期的汉族佛教,想要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生活一段时期,服各项劳役,可以不用剃发,可以从师受沙弥戒。相当于出家前的考察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将要出家者,称其为“行者”。

比丘,比丘是梵语,一意为乞食,言其乞食以维持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三义。要成为比丘原本要年满二十且受了比丘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才能成为比丘。到了宋朝初年,年满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规定被忽视了,常有七八岁的人便受了比丘戒。另,比丘这一称谓常用于书面语。

法师,世俗称比丘中有知识可以讲经说法的师傅为法师。

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旧译作四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也就是说:必须有三个或四个以上的比丘集合在一起的出家人集才可称为“僧伽”。而僧人是指世俗对比丘的俗称,常用于口语。

和尚,和尚原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那”,意为亲教师。原是佛教中对出家人最尊敬的称呼,常用于对知经典、有道德的比丘或比丘尼的敬称(一说和尚等同于大师、活佛)。除了敬称外,后又慢慢演变成了口语中对比丘的俗称。

住持,是安住而维持佛法。方丈则是世俗对住持的俗称,因为住持所住的地方狭小,只有方丈之地,故称。

@佛陀十大弟子:4

佛陀十大弟子指释迦十大弟子,又作释迦十圣、十弟子。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随乐欲各执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故称第一。

十弟子分别是:

一、舍利弗,智慧猛利,能解决诸种疑问,故有“智慧第一”之称。

二、大目犍连,神足轻举,能飞到十方。故有“神通第一”之称。

三、迦叶,行十二头陀,因能忍受苦行,故有“头陀第一”之称。

四、阿尼律,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故有“天眼第一”之称。

五、须菩提,恒好空定,能通达空之义理,故有“解空第一”之称。

六、富楼那,又作满愿子。能广说法,分别义理,故有“说法第一”之称。

七、迦旃延,能分别深义,敷演道教,故有“论义第一”之称。

八、优婆离,奉持戒律,无丝毫触犯之处,故有“持律第一”之称。

九、罗睺罗,不坏禁戒,能诵读而不懈怠,故有“密行第一”之称。(佛陀之儿子)

十、阿难,能知时明物,所至无障碍,所记忆不忘,故多闻广远,又堪忍奉上,故有“多闻第 一”之称。(佛陀之堂弟)

@普贤十愿:7

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注:《清凉疏》:“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

@“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王”四大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被译为: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佛教里的四大菩萨,象征着人们理想的四种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着愿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着行的是普贤菩萨;象征着智的是文殊菩萨;象征着悲的是观世音菩萨。下面就带大家来详细了解一下这四位菩萨。

一、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象征着智,也就是智慧和聪明的代表。文殊菩萨又称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和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侍从,世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山西的五台山,文殊菩萨也叫做大智菩萨。文殊菩萨的坐骑为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都是手持慧剑,骑乘青狮,比喻为用智慧的利剑斩断烦恼,用青狮的吼叫来震慑魔怨。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侧胁侍,驾青狮立于左侧,而右侧的则是乘白象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之所以是四大菩萨之首,是因为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又被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是一切菩萨智慧的老师。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左胁待,以“智、慧、证”三德著称。

二、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象征着行,普贤菩萨又被称作三曼多跋陀罗,其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普贤菩萨也叫做大行菩萨。普贤菩萨代表的是一切诸佛的理德和定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得和证的相对。普贤菩萨的坐骑为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青狮的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而白象的六牙代表六波罗蜜一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用来代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普贤菩萨,是佛陀的右胁侍,以“理、定、行”三德著称。

三、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代表着大慈大悲,所有又被叫做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大悲显现、拔出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上的上首菩萨,其道场在浙江的普陀山。观音菩萨虽早已成就佛号“正法明如来”,但是为了普度众生,观音菩萨以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身。观音菩萨的坐骑为金光仙的金毛犼。金毛犼俗称为望天犼、朝天犼,传闻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的习惯,金毛犼因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四、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地藏王菩萨。因其有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望,所以又被教徒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其道场在安徽的九华山。而关于地藏王菩萨名号的由来,在《地藏王菩萨十轮经》中有记载“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所以其名号为“地藏”。地藏王菩萨的坐骑为形似狮子的“谛听”,谛听又叫独角兽,是九华山的镇山之宝。后来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因其能知道佛理,通人性,辟邪,成为吉祥的象征,是通过佛教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的一个图腾。传闻谛听非常的凶猛,似狗,食人,听说蛟龙都不是谛听的对手。

而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被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的道场。

@弥勒菩萨(阿逸多、慈氏):8

弥勒菩萨(即 弥勒佛,也叫 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原为释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由于他即将继承释迦牟尼佛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所以习俗相沿,也称他为“弥勒佛”。因为他现居兜率天,尽其一生之后,将到人间继承释迦牟尼之后成佛,所以又称为“一生补处菩萨”、“补处萨埵”、“弥勒如来”、“后生佛”、“未来佛”,意译“慈氏菩萨”,佛教经典中,佛陀亦常称为“阿逸多”。

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注:大肚弥勒佛(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天冠弥勒菩萨(古印度弥勒佛形象)、布袋罗汉并非同一形象。

@贤劫:8

‘劫’是印度人指极长时间之用语,一劫相当于人世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年。‘贤劫’则为佛典中所述之宇宙循环过程中之一阶段。指过去、现在、未来三阶段中之‘现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载,一劫分为四个阶段,即成、住、异、灭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贤圣出世救度众生,故称贤劫。因此,贤劫即指现在世、现在劫。《三千佛名经》记载,过去千佛之世称为庄严劫,现在千佛之世称为贤劫,未来千佛之世称为星宿劫。《大智度论》卷三十八称之为善劫,谓∶‘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

@无量:12

无量,即不可计量之意。指空间、时间、数量之无限,亦指佛德之无限。法华义疏卷十(大三四·五九六中):‘六情不能量,故名无量;又不堕三世,名为无量;又言无空、有之量,故称无量。’[摄大乘论释卷八、胜鬘经宝窟卷中本]

@功德:13

功德,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功”指行善;“德”指福德。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

@行权方便:13

意为随物所宜,因人而异,用一切善巧稳便的教化济度众生。权,为“方便”的别名,即一时之需、因顺时宜而暂时用之的教法。方便,音译为“沤波耶”。“十波罗蜜”之一,为佛教习语。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也可表示针对般若实智的通权之智。

@世界:14

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过去、未来、现在,叫做三世。界指空间,就是十方。《楞严经》卷四:“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南朝 梁 沉约 《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山河树木,浩然无碍。” 唐 王缙 《游悟真寺》诗:“山河穷百万,世界满三千。”

@无上正等正觉(即三菩提或三藐三菩提):15

指无比完全的智慧、觉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阿耨多罗是“无上”之意(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觉悟”。

通俗的讲就是:对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为出发点,完全、彻底、客观及宏观地去认知,产生正确的理解,从而处理问题,得出的圆满结果所显现出的智慧!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通俗的讲就是:对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为出发点,完全、彻底、客观及宏观地去认知,产生正确的理解,从而处理问题,得出的圆满结果所显现出的智慧。

破除个体观念,从我、人、大家、整体,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也叫换位觉知,圆满去解决问题。所谓的换位觉知及整体概念就有不同的级别,有罗汉,菩萨,佛(终极觉悟者)。所谓的整体概念就比如国家,地球,宇宙,终极是包容宇宙的虚空。

佛教认为智慧不是思考出来的,和西方哲学不同。西方认为我思故我在,佛教所追求达到的宏观是要消除这个"我"的定义和概念后产生整体。

用汉语名词来解释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字译:阿,无;耨多罗,上;三藐,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三个词:无上,最高级的,无边的;正等,非假非欠;正觉,真实的觉悟。 注意全是音译,分三个词。佛教中佛之名十,其一就是正遍知,意思是具有真正的无边的知识,与假知识的“迷”不同,与有所知有所不知不同,相当于上帝的无所不知。也就是佛的境界。发心、发愿心,可以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可以说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果你说:“我想成佛”,就是发心,就是求果。因为你心中本有佛性,就像儒家说的良知,所以一旦良知发现,就求做好人,求作圣贤,在佛教,就是发心。所谓正知,可分为知与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上逻辑上你理解佛的内涵与意义,二是心灵与身体中你体验到佛的快乐(感觉),这样就是正知正觉。知包含觉,觉重在悟,只会背诵佛经只是野狐禅乃至葛藤禅而已。

(三藐)三菩提:《思益经》说,众生只要听到贤护菩萨的名字,就必定能得三菩提,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三)善根和三毒:19

(三)善根:即善之根本,又称“善本”、“德本”。广义是指在身、口、意三业中的善因能生善果,故称“善根”。狭义是指产生诸善法的根本,即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

不善根:即“贪、嗔、痴”三毒,指的是贪欲、憎恨、愚痴。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的存在,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产生恶意,痴让人产生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知又会导致贪欲、憎恨、愚痴。佛教中,通常用鸽子、蛇、猪代表贪欲、憎恨、愚痴三毒。

@五恶、五痛、五烧:

1、五恶,能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者,称为五善。

反之,破此五戒者,称为五恶。五恶招五痛五烧之苦果,五善得福德度世长寿涅槃之乐果。

2、五痛,依慧远大师之《无量寿经义疏》卷下载,五恶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造五恶者,于现世之中,王法治其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

3、五烧,由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五恶,于其未来世受三途之报,称为五烧。

另外,五恶,指造作杀、盗、淫、妄、酒;由五恶而召感现世种种痛苦的果报名为五痛;召感后世与后后世种种的苦报名为五烧。

在《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形容成五浊恶世,简称五浊。

@信、愿、持名:

发愿往生极乐净土,系念阿弥陀佛名号,亲近阿弥陀佛。就是信愿持名。往生极乐世界是活着往生的。用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恭诵佛号。念到功夫成片,能用佛号扶住,妄想,分别,执着心即可往生。往生方法,临命终时,念阿弥陀佛,若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显在其前,既往生阿弥陀佛国土,成阿维越致菩萨。:

@贤劫:

‘劫’是印度人指极长时间之用语。‘贤劫’则为佛典中所述之宇宙循环过程中之一阶段。指过去、现在、未来三阶段中之‘现在住劫’而言。依佛典所载,现在大劫有成、住、异、灭四劫,其中住劫有千佛等贤圣出世救度众生,故称贤劫。因此,贤劫即指现在世、现在劫。《三千佛名经》记载重,过去千佛之世称为庄严劫,现在千佛之世称为贤劫,未来千佛之世称为星宿劫。《大智度论》卷三十八称之为善劫,谓∶‘有千万劫过去空无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兴,诸净居天欢喜,故名为善劫。

@佛教中的“法”和“相”:

1、佛教中的“法”字: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就称为法。法的含义多种多样,用法及其内涵极其复杂。

例如:“法”具有真理、法则、规范。“法”具有正当的事情(非指善行)。“法”指作为理法的缘起。“法”具有教导、佛陀的教导、佛法。“法”指作为三宝之一。“法”是具体的戒律,学处。“法”指十二部经。“法”即本性。“法”即型。“法”意之对象,六境之一等等。

2、佛教中的“相”字: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后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等正觉:15

亦称“等觉”,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的觉悟,平等如一,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为佛十号之一。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证到阿罗汉果;‘阿罗汉’,‘菩萨’实质上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学位名称相同,例如大学毕业,授给您一个学士学位,在佛陀教育里面的学位就叫做‘阿罗汉’,‘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因为您已经真正证得正觉,正觉就是您对宇宙人生,思想,见解,行持,绝对是正确的,正如三皈所说的‘正而不邪’,‘觉而不迷’,‘净而不染’,这时就得到正觉的果位,尊称为阿罗汉。再升一级是‘正等正觉’,等于佛而不是真正成佛,比佛差一级,由此可知正等正觉虽然觉悟没错,但跟佛还是不能相等,正觉是小乘,正等正觉是大乘。

@戒、定、慧:17

1.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盘,故称三学。此三学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故亦称三无漏学。(一)戒学,指防止身、口之恶之戒律。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轻戒等。(二)定学,指防止心意散乱以求安静之法。小乘有四禅定、四无色定、九想、八背舍等,大乘更加九种大禅、百八三昧、百二十三等。(三)慧学,指破除迷惑以证真理之道。小乘观四谛、十二因缘,大乘观真如、实相。

佛经通常类别为经、律、论三藏,即各以诠显定学、戒学、慧学为主。又经论中凡有关此三学者,多冠以‘增上’二字,称增上戒(梵adhis/i^la )、增上心(梵adhicitta ,即定学)、增上慧(梵adhiprajn~a^ )。盖‘增上’有殊胜之意味。〔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一、大乘义章卷十、大藏法数卷九〕

2.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盘,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3.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戒,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小乘五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八戒为:在五戒外另加卧高广大床、花鬘璎珞、歌舞戏乐。二百五十戒:即二百五十项应戒的言行细目,合并为五项时,称五篇门。大乘三聚净戒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十重禁戒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瞋、谤三宝。四十八轻戒为:不敬师长、不举教忏、背正向邪、不瞻病苦等四十八项具体戒条。

定,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在禅、百八三昧等。小乘四禅为:1、初禅。即禅定的初级阶段,这时沉思于专一,摈除情欲、消除不善心,这就是“离”。由此渐进而生喜乐,即欣喜与慰安。但此时尚有思虑,尚未达到表象的沉静,故称初禅。2、二神。由初禅进而安住一想,达到表象的沉静,获得一种更高的喜乐。3、三禅。由二禅进而舍离喜乐而达到完全安静境地,获得轻安的妙乐。这时已产生了智慧,达到了正念和正智的阶段。但此时尚有身体上妙乐的感觉,所以对涅盘境地来说还有一段距离。4、四禅。由三禅再进一步,完全超脱苦、乐,连自身的存在都已忘却,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即涅盘境界。九种大禅为: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百八三昧为:般若经典中所说的一百零八种禅定,《大智度论》卷五有详细说明。

慧,又称增上慧学,亦即智慧。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

4.在中国,‘禅宗’是特别侧重修定学派之一,它可能并非直接由印度传承而来,但它在修定可能间接受到印度传统的影响。中国流行的禅宗被认为是以坐禅为主的宗派,但是佛教本身却从不以坐禅为修行的目的,坐禅的根本目的在证得般若慧。在中国非常流行所谓的‘开悟’、‘开法眼’等术语,这才是禅定的根本旨趣。总之佛法所说的定,绝不是与外道者同其意义,而是证得般若慧的方便。

关于三学之末的慧学,在十七阶段修行法里有∶宿住随念智、天眼智与漏尽智。在八正道则有正见与正思。行者如能奉行八正道不渝而证得阿罗汉果,即可得‘十无学法’。十无学法就是在八正道之外另加‘正智’与‘正解脱’二项,而此二者亦是属于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