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随笔散文中华民俗文化

大院里,自休为奴

2016-10-12  本文已影响30人  我是张望好时光
图片来自网络

清朝末年,她正是如花的年纪。

虽是作为继妻的身份跨进李家门槛,那一刻,她还是激起了多少女子的艳羡甚至妒忌!

那门内,不仅有富,有贵,更难得的是有善。

占地125亩,院落20组,房屋280间,另有祠堂、花园及田园等,堪称巨宅豪院。商号、钱庄遍及全国,生意红火延续了近一个世纪,是名副其实的晋南首富。

不仅如此。

更有代代相继的乐善好施、赈灾济贫,方圆数百里人称“李善人”,时任山西省政府主席的阎锡山为其家庭颁发了“博施济众”的牌匾,以示表彰。

最重要的,是她的新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思想开放,待人平等。晋南谚语云:“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教学的。”李家便把八月十五视为长工节,冬至视为教师节,每逢这两天,都要对其慰问。他们家的妇女和长工也同锅同食,传为佳话。

一切都那么完美,无暇,宛如爱情童话,顺理成章的应该是“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的确,爱情童话中的主人公太幸福了,他们沉醉其中并彼此珍惜。但是,两三年之后,他们便成了整个家族关注议论的焦点:孩子呢?怎么还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在富贵之家更是头等大事。何况,李家早有《百世命名书》,前后百代子子孙孙的名字已位列其上,可是孩子在哪呢?

没有孩子。

于是,她郑重地提出:“自休为奴。”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如石破天惊,震惊了每一个人。

在那个允许并流行娶妻纳妾的时代,应该还有其它的办法吧,她却不顾丈夫和婆婆的一再挽留,执意从那曾经的婚房里搬了出来。所以,洋洋洒洒的家谱里,她只留下了这样的一行:“继妻澹台夫人无出,自休为奴。”

一百年之后,在已经成为风景名胜的李家大院,我遇见了记载着她存在的这一行字,但为奴之后呢?没有了下文。

在没有观众的岁月舞台,在一派人烟阜盛的背景下,这个历尽繁华热烈的女人,主动地逃离,寂寞地演绎着自己深刻的清醒,通达的智慧和不肯妥协的自尊,如掠过水面的涟漪,风平浪静之后不再有痕迹。

这是她的开场,也是她的结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