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现在的服务质量,喜忧参半

2024-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骑在牛背上看书

关于卡证方面,我素来不怎么操心,主要是觉得这种事办起来比较费事。但是,如果是出于安-全-性考虑必须本人亲自到场操作,那也只得亲自走一趟。

8月份就涉及两个卡证换领的问题,分别是身份证和一张银行卡,由此有了一系列的用户体验。

上一次领新一代身份证的时候,尚在壮年,所以不是“长期”。一二十年过去了,就得重新换领新的。之前看的时候,看成是今年的年底到期,后来就没有再一次确认,脑海里一直想着的是要在今年提前把身份证换领好,因为年底就退休了,说不定用身份证的地方会挺多的。查了一下身份证法,里面说“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换言之,满打满算就是90天,因此,8、9月份去申请换领正好,担心9月份没时间,就提前到了8月份。

如果是一般的换领,网上就可以办理,但由于时间过去了快二十年,需要重新拍照,而这个证件照还不能随便拍,就只能本人到派-出-所跑一次。现在全国都联网了,实际上人哪怕是在异地也是可以办理身份证换领,不得不说,现在的智慧治理的确方便了人民群众。

15日,我按照老-黄-历走到附近一个小区,因为我们街道的派-出-所就在这个小区里。去了之后,发现大厅比较乱,灯也没有开,门口还有不少沙发,里面还没有人,正纳闷,门口一个小伙子说派-出-所搬家了,这里留给了城-管部门,新的地址在某路某号。如此看来,觉得事先没有打电话问一下或者网上查一下,什么都是想当然,是多么失策。

大热天的,要多走将近900米,也是够呛。既然出门了,那就继续走到新地址。去了以后,人家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说上衣颜色不深,不适合拍照。我那天穿的是一条带条纹的白色衬衫,也知道拍身份证照片必须穿深色衣服,还特意另外带了一件衬衫,没想到人家说还是不够深。那怎么办?边上也没有熟悉的人,环顾一下里面的人,也没有发现他们中任何人的衣服可以临时借用,只能回家去取一件深颜色的西装。虽然相距不远,但急匆匆往返,满身都是汗。

拍照是机器拍,只有机器拍了没办法上传成功才需要到另外一个地方由人工拍摄。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一会儿拨弄拨弄我的头和肩膀,一会儿帮我把衬衫和西装的领口摆弄摆弄,前前后后弄了3次都没有上传成功,他仍然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终于在第四次上传成功。

然后,是在机器上填表。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发现我身份证到期是2025年而非2024年,我也是此时才如梦方醒,由此可见,我是多么粗心大意。离到期时间还有一年多,按道理应该是在明年6月份的时候再去换领,看我有点迟疑,工作人员就建议以证件“损坏”为理由,不过,就不能免费换领了,得支付40元工本费,这个倒没关系。大热天,不想再跑一次,就采用了EMS-邮-政-专递,另付15元,这个也没关系。到了21日,新的证件就收到了,效率还是挺高的,比之前说的7个工作日还提前了。美中不足的是,在我支付费用的时候操作不太熟练的时候,那个送邮件的快递大叔表现出的不耐烦,加上他说的“都像你这么慢,一天的生意没办法做了”,让我在抱歉的同时也对他很不爽。

同样是在8月21日,也领到了某银行制作好的新卡。6月26日,某银行发信息,提醒我留意卡的有效期,如果到期后没有及时换卡将导致无法使用部分金融交易。怎么弄?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二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期借记卡卡片到该行任意网点办理。我弄不来手机银行,再说这个银行不是我办理各种业务的主打银行,去年7月份有个三年期的存款到期我都没有去办理,所以手机银行业务也压根就没有申请。于是,只能亲自跑一次了。

我去银行的次数很少,每次去都需要等半小时以上,更加让我视去银行为畏途。这次也是硬着头皮去,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了和换领身份证同一天,都是8月15日上午。常规的有4个窗口,而真正办理业务的只有2个,到了11:20,在3号窗口处理业务的那个男工作人员就拉下帘子吃饭了,只剩下4号窗口。

这个营业点就在一条相对比较逼仄的马路上,进去后同样也比较逼仄,人稍微多一点,可能就会人碰人了。也许周边老旧小区比较多,而老旧小区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我从上午10:30左右进去,我观察下来,在ATM操作的和在窗口办理业务的95%以上是退休老人。一般来说,年纪大的人往往对新生事物不够敏感,学起来和用起来脑子跟不上,手脚也跟不上。行之有年的ATM操作,一些老同志就不习惯,自己上手操作就哆哆嗦嗦。为此,这个网点还专门配备了两个“导银志愿者”,如果碰到存取款的人多,4个机器同时开工,柜台的工作人员也得上去帮助老人。这方面的做法还是不错的,因为“数字鸿沟”的解决,老年人往往就是一个瓶颈,不仅仅是去银行存取款,甚至包括前几年YQ期间扫码做HS或出入一些场所,都是一个问题。

窗口工作人员仍然在不疾不徐地处理着业务,我这一等,竟然等到了将近12点,前前后后耗去了至少一个半小时。这样的效率,不敢恭维。事后才知道,15日那一天正好是一些老同志发养老金的时候,而那些老同志连一天也不耽搁,闲来无事,就“轧闹猛”了。我就在想,网点为什么不把常规的两个窗口开放呢?真碰到客户在某一天特别多的情况,为什么不临时加开应急窗口?以前客户在银行久候的情况,就被质疑和批评过,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故我。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对东瀛比较了解的人写的文章,说的是东瀛这几年经济恢复得还是不错,表现为上市公司2023年度的纯利润增加了24%,股市在最近的两年多日经平均指数从2万多点到突破4万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但同时指出,目前最难过的行业不是房地产,也不是超市百货公司,而是银行。为什么?一是ATM机和网络银行的普及,银行的营业网点越来越少;二是东瀛金融服务业市场已经实现了自由开放,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之外,非金融业的“杂牌军”也打入金融市场。比如,24小时便利店“7.11”,它拥有全东瀛最多的营业点,每一家便利店里都有一台ATM机,“7.11”在东瀛有2万多个店铺,就意味着有2万多家服务网点,这是任何一家银行都比不上的,这些ATM机可以取款、汇款,甚至可以用中国的银联卡取日元,而且是24小时服务。再比如,本来搞电子制造的索-尼公司最初是参与了汽车保险业,后来发展成为网上银行,因为它最大本事就是会开发先进好用的网络服务系统。还有,那个软-银,搞了一个二维码支付APP,结果成了最大的电子支付金融机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东瀛的银行业在整体经济的恢复中走向下降通道,也给我们许多启示。在我看来,传统的银行网点,你再不调整,而是仍然抱持“朝南坐”的心态,躲在“保-护-伞”下,不思进取,不寻求转型,就只能等着喝西北风了。

银行业是典型的服务型行业,关键是把服务的网点、项目、质量、水平、规格等全方位优化。如果想提取客户的长期价值,就得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稳定性,其中实现好、维护好客户正当合法权益,与客户保持良性沟通并建立情感连接,提供优质服务,预防和化解与客户的纠纷冲突,就显得极为重要。由此可见,服务是一个重要变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