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战
2023-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比峰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讲抗日战场上的外线速决战基本方针时说:懂得这些战术是容易的,灵活地使用和变换这些战术,就不容易了。这里有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部队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例如进攻某一运动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给了敌人以预防的条件;打迟了,敌已集中驻止,变为啃硬骨头。这就是时机问题。突击点选在左翼,恰当敌人之弱点,容易取胜;选在右翼,碰在敌人的钉子上,不能凑效。这是地点问题。以我之某一部队执行某任务,容易取胜;以另一部队执行同样任务,难于收效。这就是部队情况问题。【选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战术,都应将人列为重要考量因素,战争是以人为主导的,人自然是决定因素;一切人类活动皆如此,违背了人性的客观规律,脱离了组织的行为逻辑,想要把事情办好是绝难的事情。不依靠人,谁来办事?不依靠组织,人将如何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