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学会读书》
有人说过,读书中真正读懂了一句话,足以受益终生。说某人读《千字文》中“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八字悟得养生奥秘,静心养气,心”不动“如如,得以百岁而终。
我则是通过千字文中:“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方悟中国文字之美,边吟诵咀嚼文字齿颊之香,边脑补落叶飘摇孤鸟独飞的意境。
读叶圣陶老《学会读书》,第一反应就是读书还用学吗?
其实里面有很多真知灼见,尤其是关于吟诵的理论,对现代人的读书很有启发。
”阅读总得“读”,读,分为出声和不出声,不出声地读,口腔喉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运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一种读。
另外还有一种“美读”,读一些叙事抒情的文章,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青山按:叶老这里的“美读”又分两种,一种是文言文,就是各地读文言的传统的读法,也就是吟诵。另一种是白话文的,象戏剧演员读念台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话剧腔”。青山以为,古诗文还是吟诵出来比较体现古人的思想感情,就是像唱歌一样唱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做到“会通古人”,念孔子的论语,就要把自己设想为孔子,孔子怎么说的,体会一下,就模仿孔子的语气怎么说。念李白和东坡,就把自己当成李白和东坡先生。
原来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青山按:以前只知道吟诵好,具体好在什么地方,却又没法描述出来,叶老运用到语文教学,原来这也是门科学啊,只用四字:“心、眼、口、耳”,就概括的很清楚了。就如同初学驾驶一样,心、眼、耳、手、脚并用,须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再加上手脚配合,才能上路驾驶。要做到熟练流畅,不勤加练习是不行的。吟诵也是如此,为什么古人要大声念诵出来(注意不是朗读),如同和尚念经,要“出声”,不要“目治”,才能“心、眼、口、耳”配合加深记忆。这就是周有光老先生说的,他“100多年前”念私塾的时候,背过的书,到老了还忘不掉。须知这“口”的作用也很大,一说起某句诗,某句文章,口舌口腔的记忆,某腔某调,活灵活现的记忆,永世不忘了。
吟诵的语调有客观的规律,语调的差别,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一篇文章,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错综地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
含有庄重、畏敬、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等情味的文句,须得缓读。
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须得急读。
青山按:2018年北京朱立侠博士的古文吟诵班上,第一次学习唐调的吟诵,拿捏不好调子,如吟诵《岳阳楼记》中间二段时,“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按文中感情走向,是属于“悲”的,这段就要吟得慢一点,到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段是属于“喜”的,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情,就吟诵的快一点,激昂一些。体会到这些,慢慢就做到了“情追古人”。
另如《出师表》,通篇宜“缓”,低沉、缓慢、起调也不宜过高,“臣本布衣”一段,先是缓,到了“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这几句则要急读。如此,则语调的高纸,缓急分明,情感上也更入味。
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初学吟诵,一般都是很入迷的,读着读着就遇到瓶颈了,这时候就要多听,各种调子都听一听,分别有不同的特色,自己再慢慢去涵咏、体会,慢慢就化为身上的骨、血,融入进去,成为终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