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技巧同样是过法考的利器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下,我获得了这本书,怎么说呢,简直是如获至宝。
感悟主要来自教学视频的观看。今天在观看钟老师的教学视频时,发现老师讲的很多内容太抽象了。虽然举了例子,但是说出来的这些观点系统性不强,可能是因为老师在进行精讲,所以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就跳过了说实话,这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特别不友好。
为了降低视频难度,我在互联网开始了“寻找讲义”之路。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学法网没找到的精彩讲义,居然在“微信读书”上找到了优质版本。
本书的作者是韩祥波,我感觉名气不是很大,但是为了节省资金,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角度开始了全文的阅读。
首先我阅读了全书的目录,打算依托目录搭建一个知识框架。不过,很遗憾,我放弃了,因为目录框架和《民法典》简直一模一样,所以我打算利用检视阅读的方法,从第一章开始,从文中找重点、找关联点。
第二,关联篇章让我感到惊喜。这本书的作者在第一篇民法组成部分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上,用了大量的生活例子进行了关联,不仅降低了我对民法的理解,也提高了我对民法重点篇章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三,尝试复述民法的重点内容。就像作者说的一样。
民法首要就是人格权,它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特征。同样的,我们不可能只靠自身肉体进行生活,还需要对支配、利用一些物质,这个时候物权就应运诞生了。
物权的支配需要保护、利用需要提高价值,这里就诞生了两部物权最重要的两部特别重要的法律,一是侵权法、二是合同法。
一个人生存,不仅需要物资,还需要他人的陪伴。此时,婚姻法就诞生了。
物质的存在期限和生命的存在期限是不一致的,“人死了,钱没花完”的尴尬窘境,就需要“继承法”的帮助。
毕竟大多数人的死亡是突然的,没有继承法的妥善安排,相信物质的分配就会产生新的争议。
说完了实体物质,虚拟的的“物质”也要重点保护,毕竟这是这个能快速复制物质的时代。为了保护“虚拟”,知识产权法诞生了。
第三,利用微信读书的“谈想法”功能。有了微信读书的帮助,我可以实现不断的输出,随时随地的阅读。特别是在输出的时候,我可以把自己的概述疑问以及总结写在微信读书上,帮助我自己,更好的进行精讲精学。
好书的使用就在于要不断的吸收,不断吸收的关键就在于要不停的重复。把每日的计划写到这本书里头,把每日的工作要求落实到这本书里头,我相信,这样子就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我的法考备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