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凡人日记

饮食男女——食物的调理认知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144人  悦读心者

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一日三餐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我们离不开饮食,它为我们提供日常的营养供给;但我们真正了解如何健康饮食吗?我想未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的越来越好,但由吃上获得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譬如营养不良、肥胖、激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等。尤其是现代人们对西方快捷食物的追捧,迅速让西餐成为一种快速或者象征身份品味的时尚。然而,走入个误区,我们全然没有顾及自身健康。

我们总把身体健康的恶化归咎于日益恶化的环境、不洁净的水源、转基因食物以及药物残留等等的方面上。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们会在与我们面临同样问题时健康状况会比我们更好?这里我不得不提出几点:其一,我们可选的食物丰富了,但食物的品种单一了;其二,人的饮食具有地域性;其三:我们过于追求营养成分,而忽视真正的营养;其四:我们喜欢的,认为好的食物,往往并不健康。其五:一切源于吃的太多太饱。

我们在超市货架上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商品来自世界各地,迎合着我们的口腹之欲。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购买新鲜的食材回家做饭;他们热衷于购买方便食品或者精加工食品。如果喜欢一种口味,他们便会反复消费;虽然在不断换着样式和包装,但不能改变的是食物的成分。这就引出第一点:可选的食物丰富了,但食物的品种单一了。

另一方面人们总愿意尝试新鲜感。拿保定来说,我们祖祖辈辈种植小麦、玉米、谷物和各类蔬菜;同时这一地区的水果也丰富,有西瓜、苹果、桃子、鸭梨等等。所以保定人喜面食,并有着自成一派的菜系。由于北方孩子从小形成的饮食体系,造就身体对一些营养的特殊需求和对另一些营养缺失的耐受力。如果我们打破这个体系,便会形成某些健康问题。这便是我说的第二点:饮食的地域性。

饮食男女——食物的调理认知

对生活追求较高的人不会乱吃,他们会在购买食品时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其实这也正中了商家的下怀,所标注的成分和人所能摄取的完全是两回事。譬如我的爱人每次购买酸奶都会看其中是不是加钙,她觉得这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益。但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关注其成分中另一部分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在我母亲看来,所谓酸奶,不就是牛奶发酵的产物吗?我母亲是对的,而我爱人便是被商人引入了误区。营养成分并不代表营养,譬如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剂等等,都来自我们所吃的各类普通的食物里。事实证明,在人造加工食品中添加这类成分完全是个噱头,只有这类营养元素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人体吸收的目的。所以营养成分和营养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们的饮食还有一个误区,便是依着自我的主观喜好去吃。我们常说少吃肉多吃菜,多吃水果和粗粮。这句话大体方向是对的,但依然要结合所说的第二点中的地域问题来考虑。由于现在超市中的食物千奇百怪,很多他国食物的引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人要根据自我的饮食特性和体质来选择,同为肉类却又区分很多肉类成分;水果有酸碱性,谷物也存在地域差异。我还是建议吃与我们父辈人所吃相近的食物,这更符合健康;不要因为品质生活或精致生活从而改变饮食的结构,我们可能感觉这很好,其实并不健康。

在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一代人,并没有产生过多因食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还是一句老话所说的:人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健康问题,除了上述内容,一切源于吃的太饱。过量饮食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降低身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加速人体的衰老。由饮食造成的肥胖,会产生脂肪堆积;在艰苦环境中脂肪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好东西,但在现代,过度的脂肪会造成堆积性病变,给身体中的有害细胞提供营养。现代人往往体脂率严重超标,这可不仅仅是看起来不好那么简单,这是一切不健康的根源。

健康饮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一种科学认识。颠覆传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代名词,但颠覆什么样的传统,我们自己要有选择性。

在饮食文化上,我们要存养一颗回归的心;越贴近自然,越与我们有益。

当然对于吃货朋友们,我并不是主张大家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最为主要的是如何均衡着吃,吃多少,如何正确的吃。

最后,固定饮食时间不吃零食;还有是尽量细嚼慢咽,专注的吃东西。健康来源于好的习惯,合理评估每日摄入的热量,使之与每天的消耗成比例。

希望此篇与您有用,谢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