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为什么真正的佛教徒能做到爱一切众生 摘自《佛教的见地与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的
第二章 道的选择
【第73页:】
在修习菩提心和慈悲时,维持正见(如“空性见地”、“无我见地”)非常重要。
这些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法门,同时也是最根本、最容易去做的。
就像其他法门一样,它们可以调伏身心,帮你去证悟心性;但除此之外,这些法门还教你如何去爱一切众生。
有些人认为这种东西既没有意义,又不可能做到,但如果你能了解空性,把空性带到修行之中,那么它就会既有意义又可能做到。
……
佛法中的慈,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
悲,就是希望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
空性的见地使慈悲的修行成为可能。改变你的发心,就能成就慈悲,而不是非要改变现象界的任何东西。而“空性”可以改变发心。
由于“空性见(地)”让你了解悲的客体并无本性,所以你不会被他们的苦难压垮;
由于了解主体的空性或了解无我,因此不在局限于关心他人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空性之见无边际,慈悲和对象也都没有界限。
菩提心就是是一切众生成佛的热望。
同样地,要有菩提心,就必须对空性有所了解,否则你就必然会同意克里希那穆提那类人的看法,认为心不可能完全地利他。
缺乏“无我见(地)”,当然很难想象有这种心;只要你相信有坚固存在的“自我”,就不可能有完整的菩提心。
如果“自我”真的存在,那么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所有物就完全合理;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须要去关心的自我,你就能自由地把自己奉献给他人。
你一旦开始了解自我只是个幻觉,就有机会对每一个人生起慈悲和菩提心。
很自然地,刚开始这些修持会有些自私的原因:可能因为你相信这样能了解空性;或者因为减少以“自我”为中心能减低孤独感……只要修行一旦达到了“无我”的目的,怎么还会有自私呢?
……当真正了悟“自我”是幻觉的时候,绝对的慈悲、菩提心才会同时生起。
虽然在某些很深的无意识层次,我们可能已经知道空性了,但修行悲心依然是发现自心本性的最好方法。
这是因为对我们的意识而言,空性的概念似乎非常陌生,甚至让人惊讶,因此不容易直接涉入空性。
尽管正好相反,空性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几乎永远对无我抱持否定的看法,认为它是空无所有,让我们觉得孤单悲伤,只要一想到无我就有点丧气。
相对之下,悲心是我们熟悉并能接受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至少对另一位众生起过悲心;而我们大部分的人,也都曾经是别人悲心的对象。
……
修行的时候,应该试着对每一个人生起悲心,这样就能逐渐发展出平等心;
如果你试着以既没有仇人也没有特别朋友的态度去修行,就能逐渐建立对每一个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渐消弥自他分别。
“平等”是定义“空性”和“无二”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坏、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没有标示、定义,成为空性。
悲心也是治疗寂寞的最好方法。寂寞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太注意自己而产生;当你努力减少自己的寂寞时,反而更加寂寞,因为你把自己锁在自己的里面。
只要你从自我中踏出一步,开始关心别人、发展悲心,就能从寂寞中解脱,进而发现许多伴侣——这并不是我们一般所了解的“爱你的邻人”,而是爱一切众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