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13课复听笔记(诊断技能四-会谈法、心理测验、一般临床资料

2021-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单自然

区别(区分和鉴别)

情绪的强度

情绪与行为

内容的真伪

对策:将关键问题或者谈话内容具体化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看透不一定要说透!

注意:用心理学去助人的时候,更多是不暴露自己的。尽量少的去暴露自己。

如果你有疑惑的地方,需要区分和鉴别的地方,要多问他“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注意到你刚才说很生气,但事,你好像以平静的方式说出来,这不知道是大概什么情况,你怎么看?你身边人怎么说你这一系列的情况?”

更多的时候,就是起到一个容器的作用!

会谈法的种类:

摄入性会谈:了解背景资料、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以及求助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

鉴别性会谈: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治疗性会谈:针对心理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谈话,这类谈话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咨询性会谈:针对健康人的某些问题而进行的会谈

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当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以帮助。

问题取向心理咨询背景资料收集:

1、人口学资料,2、近期情况,3、出生经历,成长背景,4、工作、生活、学习、人际、家庭。5、身体,6、相关事件,7、主观认知,期待

看一个人的状态要看:身(生理)、心、社。

焦点解决是把每一次咨询都当成是最后一次咨询来做的。主要探讨跟主题相关的信息:

什么叫跟主题相关?主要是他讲的这件事具体指的是啥?

大思路:先确定什么类型?(游客型,抱怨型,消费型)什么样的状态?

既是收集信息又是解决问题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不发叉。他不发叉,我们不主动的去发叉。

怎样提问题

把各种封闭性提问变成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什么?怎么?为什么?(不主张用,但也不是绝对不行)

封闭式提问

使用封闭式提问是为了确认某种问题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澄清问题

过多提问的消极作用:

造成依赖,责任转移,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产生不准确的信息,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对青少年的赞美可以相对多一点。

焦点解决不居功!老子道德经“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如果你居功的话,你的功劳反而会越说越少!甚至产生仇怨。

注意事项: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提问中避免失误,(接纳你的失误,慢慢就会减少):人人都在自恋!没有人在注意你。

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讲题外话

不能指责、批判性语言随意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量表是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的!只能作为参考!

否则,容易贴标签。

工作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2、避免乱用心理测验项目,应该先进行摄入性会谈,再进行测量,

3、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等的结论相左时,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应重新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

SCL-90/SAS(焦虑)/SDS(抑郁)/MMPI

(需要,可以找刘老师要测评软件密码。)

注意事项:

要重视“内功的修炼”,各种技术无非是一些工具。

坚持往往是一种喜欢!

关注我们已经做到的!关注我们已经得到的!多想已经得到的,多想现在已经有的,再看看当下能做的,这才是关键的。

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千万不要听信于任何一方!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谈。可以听,但是不要信!要核实!详细的去探讨。

跟青少年做咨询,一定要跟家长聊一聊!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暗示:过分随意的交谈(导致不可靠)、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求助者形成暗示。

早期印象: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

如果新资料与早期印象冲突时,应尊重新资料,不可固守已有印象,随时准备修整自己的看法,

对策:会诊和小组讨论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工作程序: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不管说啥,保持中立!很重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