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阴宅!(家庭文化建设,养成教育读本)
类从天性上惧怕未知的领域,又具有特殊的愿望,了解未知的领域!
本文并非科普文,仅仅是从历史文化发展和人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生两大终极关怀,生于死的习俗。
由于传统文化的丢失,现代人对阴宅的解释如下!
阴宅,就是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也就是坟墓,是祖先得以长眠安息的地方,故称之为阴宅。阳宅要看风水,阴宅也要讲究风水。古人认为将祖先安葬在绝佳的风水福地,必能带给子孙后代吉祥如意,反之,如果风水不好,后人轻则诸事不顺,重则噩运不绝、家庭破裂。
其实,这个认知仅仅是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并非真正的实质!
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接受,生死轮回和另一个世界是归宿的观点。
至于人死就没了,这种观点是不会被正常人接受的,因为这种观点是绝望的!也缺乏对活人的心理层面约束!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祭祀祖先!就是在现代,具有家庭和家族传统观念的人依然把祖先的祭祀看得非常重要!这是为什么?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归属感,或是文化传统。甚至有人鄙视,认为是迷信!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这和民族的传统认知阴宅有关!而且关系非常的大,几乎所有的继承性家族都会非常的重视这一点,一是给活人看,二是为了死后的归宿问题,在古代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生!
为了叙述方便就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吧!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全句为:"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这句话,作为现代的我,每次读起来都会热血沸腾!因为,我的汉族!这句话让我非常具有民族的归属感!我的祖先很牛逼!
刘邦是大汉的创建者,他来自于草根阶层,在一个非凡的时代里,风云际会,一朝化龙,建立了一个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熠熠生辉的大汉帝国!天下为公!大汉帝国因为伟大的文治武功,亿万人民用鲜血和智慧共同塑造了一个民族,汉族!
而刘邦,因为他的业绩,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一个不朽的阴宅!一个跨越400年历史的伟大王朝!信誉和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力量!这就是他刘邦死后的归属,我们可以戏称地球的投影!他的子孙每年都会非常郑重的祭祀这个伟大的祖先,绝非是炫耀!这是一种在精神层面的传承!他们的家族成为这个伟大民族中非常显赫的一份子!
贵族不是一代养成的!这就话应该在这里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血统的继承是生物基因层面的,可是过了5代以后几乎被淡化了,但是精神层面的继承是灵魂层面的,几乎是永恒的,我对自己的民族属性是非常认同的!就是因为我的民族具有非常伟大的文化传承!那么我们可以定位了,祭祀就是在精神层面甚至提升到了文化层面的!可以说,只要这个文化被后人认可,那么这个文化就会不断的强大,形成的地球位面投影就会更大,对未来地球的人类社区走向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所有对这个文化的认同者,死后都会魂归,在灵魂层面得到新生。
至于肉体,尘归尘,土归土。归于自然,化于无形。大家都一样,就算是建立一个帝国大厦一样的陵墓,你也死了,如果没有在文化上有所建树,不会有人记得你;如果家族没有建立传承和祭祀的习俗,连祭奠的人都没有;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文化认同,那你就惨了,借用一个非常可怕的词,孤魂野鬼,灵魂无所归属!
时下,很多人热衷于墓地,不断的攀比,其实根本没有必要,翻开历史看看吧,别说小小的百姓,就是古代的帝王,基本的结局就是被盗墓或是被考古!
所以,历史上真正有远见的强者,都非常重视历史定位这个问题,没有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帝王死后就是个屁!如果不是特别的臭,后人都懒得骂!而且,历史具有强大的规律性,300年大限,那个王朝都没辙!无论建立怎样的子孙教育制度,建立怎样的铜墙铁壁,都没用!历史就会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挖个坑,坑死任何一个王朝家族。
如此,讨论一下百年老店和现代企业问题,我们会发现百年老店真的很少,有人会说这是由于管理层是家族体系造成的!可是,在看看现代企业,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大多是昙花一现,就算苟延残喘者,也是外面辉煌,壳子里面,鱼儿饮水,冷暖自知了!
究其原因,就是一个文化建设问题,企业和家族文化建设绝对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没有好的文化基础和定位!就不会让成员有认同感,而且这个认同感,需要不断的精心维护,所以很多历史上强大的社团(包括企业和事业)都是人亡政息!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曾国藩!
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大儒,儒家的最后一个圣人,此君是不是圣人,我无法判断,可是翻开此君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此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目光都是吓人的深邃!他的继承者是李鸿章,李鸿章的继承者是袁世凯,清朝的挖墓人就是此君推动的新军!
剿灭太平天国,建立新军是这个人的文治武功,可是真正让这个人有历史地位的,却是他的《曾子家书》,非常完整的论述了家庭文化建设的过程和经验。几乎是无数家族的必修课本,我可以戏称为中国近代推广范围最大的家庭必读手册。现代生活带来了家庭的小型化,和家族观念的淡薄。很多人把家族文化传承忽视了,其实这也是历史对人的自然淘汰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公司和团体已经在形态和运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可以预见未来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社会必将发生更加巨大的变化,文化创造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需求,各种形态的文化将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诸子百家的时代可能会再一次降临!
人类社区可能再一次迎来轴心时代!
家庭文化的建设和传承必将被所有人重视!因为,只有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份兴家守业的责任感,这个家庭才会兴旺幸福,至少在面临危机的时候,能够共同面对,守护相望!不至于,老人被遗弃无人赡养,孩子被抛弃,无人抚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是健康的,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家庭是有责任感的。
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希望的,和努力建设的!
好像说了许多和阴宅无关的话题,如果读者细细品味,你会发现本文探究的正是一种生与死的社会关怀。有些人家庭观念淡薄,造成了无数的社会问题。为了心理的寄托,希望多赚钱买个好墓地,请一个好的公司打理,求一个对未知未来的心安,心安是因为理得,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就算幸运,墓地有人打理,可是没人祭祀有什么用?活人谁会看那玩意?
前一段网络流行一句话,空虚、寂寞、冷!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这不仅仅涉及到社会关怀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好好的建设家庭,养成孩子家庭的归属感,就算流浪到国外,在清明的时候也能给家中曾经的长辈献一束花,洒一杯酒,让逝去者满意,生者充实。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自我关怀。
人必须有归属,无论生或者死,否则一定会空虚、寂寞、冷!而且,这种归属必须是心灵层面的,只有心灵层面的才是永恒的!坚定的!
反观,现代的家庭教育,缺乏这种内容,造成的社会问题太多了,当我们看到老人被遗弃的时候,多是指责子女不孝!可是谁又曾经想到,这个悲剧的受害者,却是那个遗弃父母的子女,而这个人生悲剧的凶手恰恰是这个被遗弃的老人!
企业需要忠诚的员工,可是招不到!根本原因是这个公司的管理者,你没有从企业文化层面给员工归属感和安全感,员工怎么会有同舟共济的责任感?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知识,但是无法教会学生家庭责任,因为家庭责任是养成的,是从每一件小事中刻画在心中的!
我经常听到家长跟我说,我们夫妻尽一切能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让他成材!可是,他们恰恰忽略了,读书这种事情,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条件,穷文富武,古代吃不饱饭成为一代宗师的人多了!现代一个大师都没见过,别说宗师了!其实,这些父母真的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读书最先解决的是,孩子要明确他为什么读书,真正的动力应该是一种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者是天才,我们不能苛求!但是读书为了家族兴旺,养护亲族这个目标却是非常现实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孩子的内心有责任感,怎么不会好好读书?他首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强者,他有他要守护的爱,守护的人!他能不努力吗?读好书还是问题吗?
我就是一个教师,选择这个职业就是为了以天下为己任(为了情节)!现代的教育往往强调教育手段,等等!可是,这都是细枝末节!如果不在家庭观念这个层面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我来说就是个手工艺品。我没有办法给他解决根本问题!
创造者在于悟性!开拓者在于天赋!不可强求!
但是,学技艺者在与刻苦,读书在识记!这一切的动力在于责任!家庭的养成教育真的很重要,这里推荐年轻的父母看看《曾子家书》,反思一下吧!你们建立家庭,就是创造了一个家族,家族的未来在于点滴的积累,孩子的未来在于观念的培养,因果、因果,你们种下什么的种子,就会结下什么果。就为了未来清明的那束花,遥远国度的那杯酒!你牵挂的子孙的那份心,你真的应该给他们一生都用之不尽的馈赠,爱这个家,品这份情,拥有守护家族的责任心!古人对此的感慨是深刻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家庭的责任就会延展到社会和民族的责任!这里用宋·范仲淹的诗表达吧,历史在坎坷中前行,人生在无助中彷徨,只要有这份责任心,一切都会不一样,坚定、从容、自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景,在心中都是艺术!因为有那份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曹雪芹写下红楼梦,留在了后人的心里。这么看来,想留在后人心里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可是如果建立了家族的观念和文化传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的古人为什么如此刻板的去做,甚至对此的执着超越了生!曾经看过老电影,一群破衣陋馊的人,跪在那里祭奠祖宗!每一个死去的先人根据辈分和对家族贡献的大小,摆放不同的位置,当时觉得很可笑,可是反思一下这正是非常深刻的一幕!没有这种祭祀,就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文化认同感!每个人的心里都已经深刻的埋下了,我要成为对家族有贡献的人,即使我死了,后人也会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祭祀我!这个村庄的凝聚力是强大的,生存力更是强大的,只要有一人存在,血统和文化都会传承下去!
国家尚且有300年大限,企业更是如此,百年老店之所以难见,就是因为必然要经历无数的风雨,如果没有坚实忠诚的企业文化,大难临头各自飞了,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
人生艰辛,死亦艰难!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酬崔五郎中》,李白对此感受是深刻的!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传统的精华在于,继承和延续!能够激发每一代人的责任感和自豪,具有非常强大的归属感,这是一个无限的事业!而且真真实实的属于自己的!如果没有这种属性,那就是伪传统,当未来的人感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是结束的时候了!所以传统需要每一代人维护和支撑!
希望,有一天见到汉族的列祖列宗的时候,他们问我,你为我们的族做过什么?我敢高声的回答“我没有给祖宗丢过脸!”估计祖宗一高兴能给我分一份体面的工作!每到清明的时候,都能接到一份花和一杯酒,花香里飘着思念,酒里能够品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