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

今天读万行法师《心灯录(一)》中的文章《放下即是道》。
他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对达摩祖师说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做了解释。
外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谓“万缘”无非是身、心、事,也就是财色名利、面子、我执等等。作为修道人,想入道、得到,就是要问问自己:以上这些是否放下了?
“放下”这个词学起来简单,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且不说放下名利地位、财物、生命、家庭、感情等,只是面子就很难放下。
比如,两个人发生争执后,一方明明意识到自己错了,可为了面子,却不肯主动道歉。再比如有人为了面子,借钱买生活奢侈品,甚至高额贷款购置名车豪宅。
有时候,我们往往为了一句话,而心生妄念,久久不能放下。
早上,睿的奶奶送他来补课时说,她家附近有家长问她到底在哪里补课,都放假了还在补,有这么好的老师?她对那些人说:“我们范老师就是这个!怎么样?”她一边点着头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我察觉到,妄心听到赞美就升起沾沾自喜的心情,听到不满的指责时,又会产生烦恼和郁闷之情。
比如期末成绩刚出来时,一个家长因为孩子没有考出好成绩,就一脸愠色地说:“补、跟没补一个样,还补什么补?”听到这话,我闷闷不乐了几天。因为我认为虽然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不管是赞美、夸奖还是批评、指责,其实都不必耿耿于怀,都要放下。只要在工作过程中,做到认真、负责,无愧于心就够了。所有言辞在说完的当下也就不存在了,都是虚幻。所以,不可执着,执着就是烦恼和痛苦的根源。
放下,也是去掉贪心。
周老师在群里舍书、赠书,还自掏腰包垫付运费。他对书的爱,是一种大爱,一种无私的爱。他舍掉的是对书和财的贪心和我执,得到的是超越和解脱,而惠及的却是更多爱好读书和修行的人。
我也爱书,却有一份贪心在里边,所以不舍,不舍便不能放下。
周老师说:“修行就是‘己所欲,施于人’、‘难舍能舍’,通过这种方式断除贪婪和恐惧,获得自在和解脱。”
我准备从赠第一本书《灵魂只能独行》开始断除“书执”。
我们的烦恼哪里来?都是因为我们对外在事物还有执著,功名利禄还放不下,面子虚荣心还放不下,对别人的呵斥、冷眼还放不下。
用万行法师的话说,修行很简单,就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