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法管见——杂谈
唐孙过庭:“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扎,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
作草如真意思以真书(楷书)的笔法和笔势及顿挫写草书防止一滑直下,笔无顿挫,扭捏作态点划含混不清。比如说草书在转折的地方要有篆籀意味而不是画圆圈式的顺笔一抹而下,写篆书的都会知道篆书无顿,转折时稍驻笔转换笔锋时要转腕捻管…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折叉股”笔法,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草书楷则,真书意行”;“作真如行意断笔连。笔不离纸映带气生”也就是说上笔和下笔或者上字和下字随断裂但气息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万物产生阴阳之互为矛盾体,而这一矛盾又是那么相克相生的统一体系,善于把美与丑正与斜,方和圆的东西化矛盾统一于和谐。
清代邓石如创造一种笔法即写字要“管随指转执笔要运指,行笔要卷毫裹锋而行,以腕运笔,力由臂及肘发之于腕”,运指是为了调正笔锋确保中锋行笔,欲提笔则毫起,欲顿笔则毫铺,顿挫生姿血肉满足。
运笔是在不断的提按中进行,这样线条,笔画才有变化和味道否则平淡无奇缺少生动感。这个过程须要靠腕的上下起倒,左右起倒(摇摆),故用笔重处须飞提用笔轻处须按(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从而达到古人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目的。我们在写任何一个笔画要取涩笔逆势,也就是反方向行使达到力透纸背。所以说好的书法有一种金石气,人书俱老越写越慢越写越笨拙就是这个道理。
侧笔取势,中锋取骨。王羲之用笔“左转右侧笔”不传之秘。《初月帖》为典型如最后一字报字之捺笔侧势顺手一抹…孙过庭《书谱》中有“或轻如蝉翼”一语,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苏东坡的解释“快马轻衫来一抹”信手一抹实在传神(所以一抹取侧势)一抹的技术轻灵动感有灵气,但笔须提得起来才行,跳跃性强一挥而就,如树叶或花瓣…“左转右侧”我认为它就是笔势,在完成向左或向右所呈现出来的的点画不同质感…。
书法在与怎样善于用锋,随时调锋变换方向及不停的调整之中,如意象诗怎样善用名词。如果说诗人是让事物去呈现给人带来的思考,那么书法是让不同的点画形质让人动情。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