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文

你的朋友圈总有几个薄情寡义之人

2018-09-14  本文已影响32人  大卫会武术

我说的朋友圈,不是微信里那个,是你真实的朋友圈。

著名的“邓巴数”估算人最多可以拥有150人左右的朋友数量。

邓巴先前的研究显示,人的大脑新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对对方的了解却极为有限,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

其实这绝对算多了,人越长大,朋友越少。有些是因为各自家庭生活的关系而疏远,有些则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了。

我在少年时代,曾经嘲笑父亲没有朋友,而我那时既有磕头的把兄弟,又有一起踢球的队友。如今岁月蹉跎,我竟然被无情的打脸,那些少年挚友,如花儿一般飘散如烟了。

我和刘来是同年出生在一个村子的发小,因为他长相酷似孙悟空(黄眼睛),我特别喜欢跟他玩,他也愿意跟着我跑。从学龄前满山遍野的疯跑,一直玩儿到上小学。我学习好,他学习差,初中我们就分道扬镳了,他学厨师,我读高中准备考大学。但是友谊还在。只要有空,我还是会去找他。

人生轨迹不同,人也不同。他有不少江湖朋友,做事也比较江湖。他们厨师之间放一个鞭炮扔进对方被窝的事儿也算开玩笑。“十个厨子九个色”被他奉为至理名言,除了工作,他约了无数的炮,这些我都很新奇,似乎读书之前的角色定位在改变,他是老大我是老二了。

后来,他跟我开口借钱。我同意了,但是因为动作慢,他跟别人先借了,不用我麻烦了。并告诉我他不是没钱,是死期取不出来。

第二次借钱是他要开饭店,数额不小,而当时我也比较尴尬,被生意伙伴骗走几十万,一直在打官司,他还给我出过主意怎么要账。所以他再次借钱的事又告失败。

第三次,他说打算带女儿来北京检查身体,要我帮忙安排一下医院。这事儿非同小可,我不敢怠慢,紧着赶着说你们来就住我这,他说不是这个意思,你在北京这么多年,还不认识个医生吗?我说真的没有啊!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因为我再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是他老婆接的,说他在开车,回头给我回电话,一连两次,也没有接到他的电话。

我的儿时友谊,就这么没了。

因为我的初中是在城里念的,因此也跟班级一个叫建丰的同学成了朋友。他是学霸。

但也不耽误玩儿,他去游戏厅,老板都往外轰人,因为他能用一个币通全关。包括三国志,街霸2,释魂,等。

我们还一起约女同学一起学习,我算是伴读书童吧,但是比他帅,往往他约来的女生,总会在学习完毕跟我侃侃而谈,他就在旁边生闷气不迭。

他一直读到了博士。

我们分享各自每一段恋情,第一次接吻,第一次体验性。我留在了北京,他留在了南京。他的情路坎坷,但最后也抱得美人归,伴郎是我。

我感觉我们会是一生的朋友了。

直到他离婚,才让我再一次失去了一位朋友,并颠覆了三观。

婚内,因为琐事,他把妻子打的报警两次。

离婚后,为了小他12岁的女友,后来的新妻子,跟父亲断绝了关系。

一次性补偿他和前妻的孩子,永不见面。

为此,他的父亲,前妻,都托我劝他,不为别的,只是让他看看孩子。他一概否决,并把我拉入黑名单。

说真的,我很痛心。

当然,我也有异性朋友。异性之间,难免有点喜欢的情愫,不然也不会长久的保持友谊吧!我说的可能不是具体的谁,所以也不要对号入座。

我在大学喜欢过一个女同学,为她写过不少情诗。也为她做过不少事情。(简书里也不止一篇)

她对我是不即不离,若隐若现,甚至在她有男朋友期间,也能跟我聊几个小时的电话。我想我是有机会的吧。因此就采取了不主动不拒绝的态度。只要她找我,必定24小时待命,短信微信必定秒回。

如果一起吃饭,肯定是我买单;一起参加同学聚会,一定是我订票拎包;她妈妈交了定金要不回来,我也是首当其冲帮她找人要回来...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问题,我的信息,她从来没有及时回复过,尤其在我特别需要倾诉的时候。

可能是梦醒了,也可能是我开悟了吧,我觉得我应该离她远点儿,她对我很薄情,我不值得继续跟她做朋友了。

越长大越孤单,这句话说的真对。

不过这也符合规律。因为彼此渐渐地从熟人社会,过度到生人社会了。离开谁,都不像以前那么撕心裂肺了。也没人关注这些友谊,就像路上遇到一个路怒族人,让他一下,并不丢脸一样。

那就这样吧,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再见吧,曾经的友谊,再见了,曾经的那些记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