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札记

战国四公子篇(三) 读平原君虞卿列传(上)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54人  枫离秋

题解:这篇是两个人传记的合传。对于这篇,太史公的评价是

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主人公跟长平之战有着密切的关系。

平原君赵胜,赵国诸多公子中的一个。诸公子中赵胜最为贤能。这句话有意思,赵国诸公子中很贤能,这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有可能是矮子里拔将军。喜爱宾客,宾客大概达到几千人。我们如果读完《魏公子列传》、《孟尝君列传》,宾客几千人,其实不是很稀奇的事。平原君相王两代,分别是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三次罢相三次复位,封在东武城。

太史公随后用一个事例来说明,平原君喜宾客。说平原君的高楼向下能看见老百姓家。一个瘸子,每天一摇一晃地去井边打水。平原君有一个小妾看到这一幕,放声大笑。按理说,平原君的小妾笑了也就笑了,但这个人有个性,他觉得你平原君素称贤能,那怎么小妾如此没有教养。第二天就跑到平原君门前,说:“我听说君上素称贤能爱士,士人不远万里来你这,是因为你爱士超过了爱小妾。我不幸是个瘸子而且驼背,昨天你家的小妾看到我去打水,放声大笑,我感觉受到了侮辱。我希望得到这个小妾的头颅。”

我们试想自己是平原君会怎么办呢?大概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拒绝他

第二、答应他

第三、表面答应他

如果是第一种,那么那个人说了“君能贵士而贱妾”,这句话就是提醒平原君为什么我要叫你去杀了小妾。也透露了自己自认为是士人。而且他不是说杀了那个小妾就完了,我得看见那个小妾的头颅,不然你表面答应我,实质上把人藏起来。

自然选择第一种,就是士人自然离心离德。

如果选择第二种,那自然大家都满意,就是平原君和那个小妾不满意了。小妾自然悲惨了,平原君心里也不痛快,好着养你这帮人,最后自己被威胁了。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互为威胁的过程。

如果选择第三种,结果还不如第一种,人家都已经看透你的意图了,最后不仅弄出一个不爱戴士人,还不守承诺。

那么平原君选择哪一种呢?平原君笑曰:“诺”。这里最重要就是这个字。平原君为什么笑?我猜想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对这个残疾人的要求觉得可笑

第二、压根看不起这个残疾人,延伸而言就是那些看起低微的士人都看不起。感觉你都给我提这个要求。

所以那个残疾人应该已经猜到平原君未来怎么做了。也知道为什么平原君小妾会笑话这个残疾人,因为平原君本身就不觉得这个人有多高贵。

这个残疾人走后,平原君笑的说道:“这个人那,我小妾就笑了一下就要杀我小妾,太过分了。”那么这个残疾人行为到底过不过分呢?放在现在,当然是过分。但放在先秦,士人是有自己的操守的。

平原君这样一来。宾客门下都陆陆续续离开。这一点比孟尝君好太多了,孟尝君的宾客离开是因为主人失势,平原君的宾客离开是因为主人轻贱自己。这从侧面说明平原君和孟尝君两人孰优孰劣了。

平原君就很奇怪就问:"我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干嘛要离开我啊",宾客有一人回答:“君上忘记那个残疾人的事了吗?因为你不杀美妾,轻视士人,士人就离开了”。这样一来,平原君明白了,就感觉斩杀了小妾的头,给那个残疾人送去。于是门客都陆续回来了。

最后《史记》说

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所以杀美妾也好,也无非在乱世中争取更多美名和政治筹码的行为。

这正是

公子翩翩信绝伦,

拟将豪举却狂秦。

不知宾客成何事,

枉向楼头折美人。

上节讲到平原君杀小妾获取士人之心。

下面讲的故事,如果各位知道“窃符救赵”的故事,应该知道这个背景。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发动了邯郸之围。

所以秦围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就向楚国发动救援攻势。就在自己的门客中找孔武有力的二十人。平原君说:“现在武有了,要是有文能取胜那就好了。如果文不能取胜,那只能歃血为盟,一定要订立合约。文武之士就在门客中找就好了”,找到了十九个人,就差一个人。

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来,就跟平原君说:“君上,若不嫌弃就让我跟随吧。”。平原君问:“请问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毛遂说:“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长叹一声说:“我听说贤能之士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他的尖端就会刺痛那个人。先生在我门下三年,我却不知道,你应该没什么本事吧,你还是别捣乱啦’,毛遂微微一笑说:”君上,你这话就错了。贤能之士确实就像锥子,但关键是你压根就没有把我揣进口袋里啊“,其余十九个人相视一笑,也没有抛弃他。

这段话很有意思,首先平原君为什么三年都没有发现毛遂?最后那十九个人为什么相视一笑?此外平原君号称养客数千人,却找出二十人不可得?

我们一个个看。

1、平原君为什么三年都没有发现毛遂呢?平原君自己说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门客都没有说你很厉害,我也没有听过你。这话说得也无道理,一般来说,君主不太能全部知道手底下的人,这就需要举荐。那么平原君为什么没听过毛遂呢?

无非两种

第一种、毛遂从来没有被人举荐过

第二种、毛遂被人举荐过,但是平原君不当回事

那么那种靠谱呢?我们看毛遂自己说的话叫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我现在就请求放在口袋中。如果使我早就放在口袋里,就会把整个锥头都露出来,哪里只是锥尖呢。所以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为什么呢,待会儿揭密。

平原君为什么没发现毛遂,因为平原君门下的人太多了嘛。正所谓”国难显忠良“,只有到这个危难时期才会显示一个人的高下。

2、为什么那十九个门客微微一笑?

我猜想是这样,首先我们看毛遂和平原君的对话,不像一个老板跟员工的对话。

先生不能,先生留。

平原君虽然用了两个先生,但是不容置疑,你就是不行。毛遂按理来讲,应该谦虚,说些才疏学浅的废话,最后再提出跟随的要求。但是毛遂不是这么说的,他这么说的呢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就是说不是我不行,是你压根就没有赏识过我,说白了就是你有眼无珠。这话一出口,按一般老板早火了,也就平原君大度,或者是危难时机也凑不出一个整数,才让他跟随。所以我们设身处地地想,那些门客,可能是怀着一个看笑话的心情看毛遂吧

3、平原君养客数千人,却找不到二十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深究。这也是战国四公子普遍问题,我曾经在《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那篇都讲过这个问题。那么这是为什么?

普遍的问题在于?

1、人才分工不细致,什么人都有。比如现在合纵楚国,要的是纵横家,但是很显然平原君门下没有。看起来平原君门下鸡鸣狗盗之徒也不少。

2、人才筛选没有目标,不知道养士为了什么

所以毛遂自荐这件事真的只是一个特例,要不是邯郸之围如此紧急,你相信平原君会用毛遂?

毛遂和平原君一行人在到楚国的路上,毛遂和那十九人讨论,十九人都服了。这到底是毛遂太强还是那十九人太弱?平原君和楚王磨破嘴皮,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没有个结果。十九人对毛遂说:”你上“。我们前面说门客们想看毛遂笑话,此时门客们是什么想法呢?

我猜想这个时候并非戏弄之语,为什么呢?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毛遂就上了。

毛遂怎么上的呢?叫握着宝剑一步一阶的走上去。这有什么可讲,当然有值得细说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上台阶是有礼节的,一般来说要上一阶,一只脚要并上了。现在毛遂不顾礼节,直接冲上来了,可见事情的紧迫程度。

毛遂对平原君说:”别跟他废话了,这种事情,一句两句话就能解决的,至于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束吗?“,楚王一看,谁啊,不懂礼节,直接闯进来了。平原君说:”这是,我门下的一个家臣“,楚王说:”你家臣,怎么闯进来,还不退下“。毛遂拿着宝剑,冲上来对楚王说:”你为什么要我退下?不就凭借你楚国人多势众吗?你现在看看我离你不过十步,现在我要取你性命,不过须臾之间。何况我听说商汤凭着七十里土地就可以称王天下,周文王凭着一百里土地诸侯都臣服于他。你知道为什么吗?是因为能根据形势发挥威力,不是他们士兵多。你看看你们楚国,有方圆五千里的土地,拥兵百万,结果被白起一个竖子,率领不过数万人。跟他交战,一战攻下了楚都,再战烧了夷陵,三战你们的祖先被他侮辱。你不感到耻辱,我们赵国都感到耻辱。合纵的目的是为了你们楚国,不是赵国。你竟然呵斥我家主人。“

楚王一看,哪来这么一个人,赶紧把这个瘟神送走,急忙说:”是、是,先生说得对,赶紧订立盟约“,毛遂对楚王的侍卫说:”你们还不拿鸡狗马的血来“。侍卫赶紧拿来血,毛遂捧着铜盘,跪着对楚王说:”是大王应当歃血为盟,接着是我家主人,最后才是我“

就订立盟约,毛遂左手托着铜盘里的血,右手招呼十九人:”你们就在堂下歃血、你们碌碌无为,就是依靠别人才能做成事件的人罢了“

我们看这段描写,惊险刺激。

但是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毛遂怎么成功的?

我们看,应该有这么几点原因。

还是几个问题。

1、毛遂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上去,非要等到平原君谈到中午才上去?

2、毛遂的做法,怎么就迫使楚王签订了盟约?

3、毛遂为什么要说盟约是为了楚国而签订?

4、毛遂最后为什么对那十九个门客,说那样的话?

首先为什么毛遂一开始就上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开始就上去,楚王和侍从会怀疑,他们就有防备。到了中午,这属于以逸待劳,楚王和侍从都听烦了,况且没有主人的要求,家臣擅自上殿,是不符合礼法的。而毛遂的非常之举一下子就把楚王的思维打乱了。这就叫避实就虚。什么是实,就是别人的防备?比如平原君耍嘴皮子,一直讲,楚王都有防备了。而毛遂此举就是先用,不顾礼节之举和按剑之举,打乱楚王的思维,使楚王处于一个茫然的情况下,接下来的谈判就能顺利进行。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所谓”虚“,就是意外之举,由于意外之举对手没有防备。

其次毛遂的做法为什么能成功?原因我猜想如下:

1、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毛遂自荐,是主动而为,这说明没有足够信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比那十九个门客,好像”抓壮丁“一样要好得多。

2、诱之以利,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

首先胁之以威,”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这就是威胁,大有跟当年曹沫威胁齐桓公一样。最后逼得楚王说

谨奉社稷而以从

就是楚国的所有都听你的使唤,毛遂还问了一句“从定乎?”,意思是说,盟约定下来吗?

其次动之以情,其实这个最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情感是低级的用智方式,一定情感占了上风,谈判就成功一半了。毛遂就不断激发楚王的情况,首先是疑惑,然后是恐惧,接着又被他的言辞打动。而且为了加重语气,硬是把两场战役说成“一战、二战、三战”

最后才是晓之以理,这是每一个纵横家最擅长的,这个道理可以忽悠。

诱之以利在这个案例体现是隐藏的,就是毛遂说的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

当然还有唇亡齿寒的道理,自不言说。

接着就是他为什么说这事是为了楚国,不是赵国?就是上文讲的“利”,另外这在道义上防止楚国反悔。

最后毛遂对那十九个门客说的话,也透露了为什么没有门客举荐于他。

一个人得志之时的表现才表现一个人的真性情,毛遂的得意展现这个人锋芒太露。一个人得意更应该谦虚。但是矛盾就在这里,按说毛遂的性格他怎么可能甘于在平原君门下三年不被重视呢?所以《易经》有云: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毛遂在历史上就这样惊鸿一瞥,此外就无音讯。至于“毛遂自刎”之言乃妄人之言也,不足为信。

但是恰恰是这样惊鸿一瞥的毛遂,才让我们深思,他为什么后来没有史载了呢?

上节我们讲到平原君和毛遂游说楚王,事成归来。

平原君回到赵国,自愧不如的说:”我不敢再相士了,我相士多达上千人,少也有几百人,自以为不可能有遗漏之人,现在却在毛先生这里栽了跟斗。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相士了“,毛遂就成了上客。

我曾经想过,如果毛遂是信陵君的门客,他是否能劝谏魏王出兵呢?看来信陵君的三千门客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还记得孟尝君,从秦国逃出来以后,孟尝君的表现,我们可以对比一下

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史记》压根没有记载孟尝君的表现,其中深意可以知之。

这个时候,平原君返回了赵国,楚国派春申君来援助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矫诏来就赵国,但都还没有到。

但是秦国还在猛烈攻打邯郸。邯郸惨到什么样子呢?

炊骨易子而食

炊骨,就是用骨头做燃料烧。易子而食,就是互相交换孩子吃。因为自己吃自己孩子不忍心。

易子而食在史书上史不绝书,除了易子而食,还有

父自食其子,人有争其肉者,曰:“此吾子也,汝安得而食之”(父亲吃自己儿子,别人来争肉的,父亲对他们说:”这是我的,你们怎么能吃呢“)出自《新五代史卷四十》

是时,城中仓廪空虚,饥民相杀而食,其夫妇、父子自相牵,就屠卖之,屠者刲剔如羊豕。(丈夫带着妻子,父亲带着儿子来卖,就当成杀猪宰羊一样,把人剔完后,挂出来卖)出自《新五代史卷六十一》

只要是战乱和大饥荒,这种吃人的事情是很常见的。读史书最害怕读到这种场面,史书上短短几个字后面就是上千条生命失去。

有个人叫李同(原名李谈,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为尊者讳),就来劝谏平原君说:”你看看邯郸城都成人间地狱了,而君上姬妾众多,生活如此奢华,如果赵国被攻破你的一切化为乌有,相反如果赵国得以保全,这些东西难道没有吗?你应该让夫人以下的人编入士卒,分工劳作,毁家纾难,来犒劳将士“

平原君一听有道理啊,赶忙就遵从李同所言,得到敢死队三千人,和秦军作战。这样一来,平原君为了抗秦存赵,不惜余力,士气就被激发出来,把秦军打退三十里。正好楚国、魏国的军队赶到,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候。

李同在史书上就短短几句话,但是其形象跃然纸上,为什么?历代都有这种精神的人,战国时代被秦所灭,秦也不过数十年就消亡,但是只有李同这样的人才是历史值得敬佩的人。

而一个战士最光荣的死法就是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

这正是: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所以平原君在这场邯郸保卫战里有三大功绩

其一、联络信陵君

其二、亲自游说楚王

其三、毁家纾难,抗秦存赵

虞卿想要凭借信陵君保存邯郸的功劳给平原君请封。平原君因为联络信陵君,抗秦存赵,有功。公孙龙听说了,这个公孙龙就是大名鼎鼎的名家的一个学者,提出白马非马的诡辩。

晚上来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要给你请封,有这事吗?“,平原君说:”有啊“,公孙龙说:”君上,万万不可。你为什么能做赵国的宰相,不是因为你才能很行,就是因为你是赵国的王亲国戚“,这话也够实诚,这也可以看出平原君这个人大度。

”同样道理,割东武城给你,不是因为你有功,而国人没有功劳的缘故,是因为你是王亲国戚。现在倒好,你授相印没有推辞,割地不说自己没有功劳,也自以为自己是王亲国戚。现在信陵君保存了邯郸城来请求封赏,这是凭借王亲国戚的身份受封赏,却用老百姓的身份来计算跟国家讨价还价。这怎么能行呢?至于那个虞卿,两头都买好,你要是成功,他就像债主一样讨债,你要是失败,他也会以虚名让你感恩,君上千万别听他的“

其实这段话说平原君有没有才能,这不重要。臣下有才能跟信陵君一样,君主更头疼。公孙龙说了几句话很切中要害,就是

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

就是臣下凭借某样东西(不一定是血缘),受到封赏,一回两回还可以。多了,君主就会认为臣下是计功,这跟君主调价还价了。

这就是中国的保身哲学,《孟尝君列传》我们讲过狡兔三窟,《魏公子列传》我们讲过”有可忘,有不可忘“都是这种哲学的衍生物。

基本上中国人选择三条道

1、积极入世

2、消极避世

3、待时而动

所谓积极入世,”文死谏 武死战“。所谓消极避世,甘心做一隐士。所谓待时而动,天下大乱,乘势而起,国家建立,隐居山林,视乎君主好坏,去行事。

平原君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卒,子孙继承平原君的位子,最后和赵国一起毁灭。战国四公子,讲到这里已经三位了,养士千人,国家却不见富强,最后都是身死国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平原君算是下场最好的,孟尝君是无后,信陵君是沉迷于酒色,春申君死于李园。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到了邹衍过赵国告诉平原君最高明的道理,才排斥公孙龙。

这个坚白之辩是什么意思呢?他说一看白石头,视觉所能捕捉的概念是白,触觉捕捉的概念是坚,这两个概念是两个概念。

这个在中国,自古及今就不重视哲学。公孙龙作为名家的学者,名家有很多很让人惊讶的哲学观点,比如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些话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思想几乎一模一样,芝诺的思想由于古希腊哲学的进一步深解,产生了何为运动?何为静止?何为时间?何为空间?的讨论,最后竟然缔造了牛顿的力学思想。相反中国,对于这种哲学讨论战国以后就几乎没有,只有魏晋时期玄学。

所以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只有技术。现代最前沿的科学都是做实验,做的只能是一个个”思想实验“。

所以战国时期,这种哲学讨论,确实不受欢迎,一直到现在,中国人普遍的哲学素养都很差。

而邹衍所谓的大道理,无非是为统治服务的理论罢了。很难达到哲学思辩的角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