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九章读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人们认为,通过基因,父母不仅会把像眼睛颜色、身高等生理特点遗传给孩子,而且,孩子的人格特点也与父母相似。但是,40年前,许多心理学家却不这么认为,许多学院派心理学者曾把所有健康新生儿看成是“白板”,他们认为,除了在智力或身体机能上有一些差异外,这些新生儿可以同样地发展成为具有任何一种人格的成人。
近年来,这种观点开始慢慢转变了,很少有心理学家否认,人格特点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于遗传的生物学差异。近来有证据表明,人们并不是都具有同样的生理机能,不同的人在脑电活动,激素水平,心率反应和其他一些生理特点上都会有差异。心理学家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们的人格特点如同其他特点一样,也是经过世代的发展演变而来的。
生物性对人格有影响的观点正逐渐被接受,这反映了行为主义理论对学院派心理学者思想的影响逐渐减弱。
本章,将讨论心理学者运用生物学观点解释人格的三种途径。首先,是汉斯·艾森克关于人格的个体差异是基于生理差异之上的。其次,是关于气质的个体差异。最后,是进化人格心理学领域。
【汉斯·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40年前,心理学界的传统观念还认为,人的人格特点来自于经验,如今,汉斯·艾森克的理论在本领域已经很受人尊重,人们渐渐意识到生物性对人格的影响。
1、人格结构
艾森克运用因素分析法来确定他称之为类型或超级特质的基本数量,最终,他把所有特质归结为三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艾森克的研究方法是,先把人格因素分成可以按层级排列的不同单元。在这一系统中,基本结构是包含特定行为的特定反应水平。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下午都在与朋友说笑,我们将这看成是一个特定反应。但如果这个人一个星期内好几个下午都是与朋友共度的,我们就得到了关于这个人的在艾森克理论中的第二个水平,习惯化反应。但是这个人似乎不仅限于下午社交,他还花了大部分的周末和晚上来进行社交,按照艾森克的理论,这个人显示出了好交际的特质。艾森克还认为,像好交际这样的特质是一个更大的人格维度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好交际的人也会倾向于冲动,主动,活泼和兴奋等,所有这些特质构成了艾森克所说的外向的超级特质。
这样的超级特质有多少个?最初,艾森克的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了两个基本的维度,其他特质都可以归结到这两个维度之中:内外向性和神经质。艾森克认为典型的外向型是社交的,喜欢聚会,有许多朋友,需要有人与之交谈,不喜欢一个人读书学习。内向型是一个安静、退缩、内省的人,不喜欢交往而喜欢读书,保守,除过亲密朋友,与人距离较远。当然,这是两个极端,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
艾森克认为内外向不仅可以根据行为区分,还可以根据人的心理构成来区分。他最初认为,外向和内向的人在无外界刺激 ,处于休息状态下时,其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不同,外向的人皮质唤醒水平通常比内向的人低一些,他们会寻求高唤醒的社会行为,去满足他们对刺激的需要。而内向的人正相反,他们会选择僻静的,无刺激的环境,以保证他们已经很高的皮质唤醒水平不会被变得更高。
遗憾的是,许多研究都未发现艾森克所说的皮质唤醒基线水平的差异。最近研究发现,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脑特定区域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方式确实有差异,但当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脑电活动并没有显示出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艾森克的说法毫无根据,大量证据表明,内向者比外向者对刺激更敏感,当处于外部刺激中时,内向者的唤醒更容易也更强烈。
另有一些研究者从对强化的敏感性的生理基础描述了外向和内向的差异。根据这种解释,外向者更容易察觉到有满意回报的情境,也更容易被吸引,当人们遇到一个可以尽情娱乐的机会时,激活系统就被唤醒,从而引导他们接近所渴望的目标,这使得他们比内向者更冲动,更可能在活动中找到感觉。但是这种吸引仅限于他们喜欢的情境,并非所有情境。
在艾森克的模型中,第二个主要的维度是神经质,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显示了一种情绪化的反应倾向,他们被视为情绪不稳定或情绪化,经常对很小的挫折和问题有很强的情绪反应,并且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他们容易兴奋,生气和抑郁。而得分低的人则较少出现情绪失控,也较少有大起大落的情绪体验。
根据后来的研究,艾森克加入了第三个超级特质:精神质。在这一维度上得分高的人被描述为“自我中心的、攻击性、缺乏人情味儿的、冷漠的、缺乏同情心的、冲动的、不考虑他人的、通常不关心 正义和他人福利的人。”,不用说,这些人正是那些应该接受审判或心理治疗的人。
2、人格的生物学基础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基于生物基础时,有三个论据。第一,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比如,一些研究发现,一个人在某一特点上的个体差异水平在若干年内都保持着相对稳定性。还有一项研究,被试在持续45年的时间里显示出外向-内向水平的持续性。
第二,艾森克用跨文化研究结果来支持他的观点。首先,他认为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研究中,都发现了人格中与他的人格结构相同的三个维度。其次 ,他认为,这三个“超级因素”不仅在他的研究中显示出来,在其他研究者运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进行的研究中也有所显示。
第三 ,艾森克指出,很多研究结果显示,遗传与决定一个人在三个人格维度上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艾森克再加上自己的直觉,宣称,在人格发展中三分之二的变异可以诉诸于生物因素。虽然现有能力不能做出这么精确的估算,但是不断的研究数据证明,外向者和内向者在许多生物学测量上存在差异。
【气质】
我们观察托儿所的孩子们,就会发现,哪怕不到一岁的孩子,行为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好动爱哭,有些总是安静快乐,尽管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家里受到了不同的对待,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这些一般的行为类型可能出生时就显示出来了,而且一生中相对稳定,并影响其人格特质的发展。
心理学家把这些一般行为倾向称为气质,奥尔波特把气质描述为“个体情绪属性的特征性现象”。如今研究者通常把气质视为能通过多种途径表达,且依赖个体经验能发展为不同人格特质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这些一般倾向怎样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取决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和其成长的环境因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1、气质与人格
气质是起广泛作用的人格倾向,而不是具体的人格特质。一般行为倾向怎样发展成为具体特质,取决于这些倾向怎样与这个人的成长环境相互作用。
虽然研究者赞同,气质在新生儿身上即可见到一般行为方式,但是他们对所观察到的不同气质尚不能做出一致的描述和分类。尽管如此,一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气质模型划分出三个气质维度,即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
在这个模型中,情绪性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爱哭、易受惊吓、爱发脾气的孩子,其气质的情绪性水平高,如是成年人,容易心烦意乱,可能是个急性子。活动性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活动性水平高的孩子动来动去,爱玩活动量大的游戏,如果让其长时间安静坐好,会烦躁不安。成年人总是非常活跃或忙碌,喜欢活动,不喜欢安静。交际性指一个人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好交际的孩子会寻找玩伴,喜欢也容易对人做出反应,成年人有很多朋友,喜欢社会交往。
气质从哪来?因为我们能够在婴儿时确认气质的差异,所以有理由认为气质大部分是遗传得来的。现在许多心理医生和心理学者都普遍承认并不是所有婴儿生下来时都是一样的。大量证据表明,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
与日常的观察一致,研究者也发现了气质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可能表现出一种努力控制的气质,包括集中注意的能力和控制冲动的能力。另一方面,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可能具有活力的气质,包括高水平的活动性和交际性。
我们能够通过观察一个学前儿童的气质水平来判断他成年后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吗?在一定程度上讲,答案是肯定的。有一项研究支持了该观点,研究者对新西兰达尼丁市生于1972年4月1日至1973年3月31日的91%的3岁儿童进行气质测验。他们把这些儿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适应良好的儿童,他们表现出自我控制和自信的特点,在接近陌生人和新环境时很少有困难;难以控制的儿童,冲动而不安静,注意力很容易转;抑制的儿童,则害怕、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感到不舒服。调查者对这些儿童的童年、青少年到成年的不同时期的人格及行为发展特点做了测查,发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人格特质中都带着儿时的气质,即人格倾向,可见,气质在人格发展中的确起着重要作用。
从一般气质发展成为人格特征这一过程是复杂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一个孩子的情绪性和活动性水平预示着其人格发展的一个特定方向,但这一发展过程还受到这个孩子成长经历的影响。例如,一个情绪水平高的孩子比情绪水平低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攻击性的成人,但如果父母鼓励他有技巧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表达愤怒的话,也可能会把这个高情绪性水平的孩子转变为一个合作的,不具攻击性的成人。
一般倾向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发展方向,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的倾向性会影响到他的生活环境。别人会对我们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是否会成为我们环境中的一部分,都部分的取决于我们的气质。好交际的孩子更喜欢寻找一个与人共处的环境。父母对一个总是烦躁、坐立不安的孩子和一个总是安静地睡觉的孩子的方式也会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坐立不安的孩子与其他气质类型的孩子相比会经历不同的亲子关系。气质会使父母以外的他人产生对孩子的期待,从而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总之,成人的人格既受所遗传的气质决定,也受环境因素的决定。并且,气质影响环境,环境又影响气质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的方式。孩子生来不是一块白板,不能任由父母随心所欲地塑造其人格,但孩子的人格也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的,父母和社会并非只能被动接受而无计可施。
2、抑制和非抑制儿童
许多年前,两位心理学家发表了他们关于人格特质稳定性的一项研究,他们在儿童两三岁时测得他们的人格特质,等到20岁时再测,尽管大部分特质都在变化,但有一个特质显示出了明显的稳定性。研究者发现,那些面临新环境时被动而谨慎的孩子,长大成年后面对陌生人,依然会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害羞。
他们认为,这些不同的类型是遗传倾向造成的。研究显示,大约10%的美国白人儿童属于抑制型,抑制型儿童是自我控制的,温和有礼的。非抑制型儿童则表现出相反的行为模式,这些孩子用一种精力充沛和自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从表面看,这两种类型的孩子的不同似乎是由于他们体验和表达焦虑的方式不同造成的,事实上,抑制型儿童不只是简单对周围的事物害怕,确切地说,他们是在面临不熟悉的人和情境时更容易焦虑,心理学家称之为陌生焦虑。
多方面的证据表明,抑制型和非抑制型代表所遗传的生物性的气质。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几乎从一出生就表现出许多生理上的差异,从体格到眼睛的颜色,都会有所不同。一项研究在对出生后最初的几天里,一些面对陌生刺激时心率加速,瞳孔变大的新生儿研究,就可能被证实是抑制型儿童。
以较大儿童和成年人为被试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一项研究中,对特定噪音做出反应时,10-12岁的抑制型儿童与非抑制型儿童的脑干反应不同。另一组研究使用磁共振成像来比较成年人间的差异,研究者在检查杏仁核对熟悉刺激和陌生刺激的反应时,发现这两种类型的成人有差异。
当然,随着抑制型儿童的成熟,他们害怕陌生情境的表达方式会改变,但是研究者发现这种反应贯穿整个童年期至成年。大量研究表明,抑制型儿童在其整个童年早期对陌生情境的反应很可能会表现出类似的焦虑形式,以至于到了成人后,依然保持了很多类似的特征。
这是否意味着抑制型儿童注定要成为一个羞答答的成人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安静、善解人意的儿童通常会成为少言寡语的成人,但研究者指出,环境仍然决定着生物倾向塑造成年人人格发展的程度。抑制型儿童的父母如果能敏感的察觉到孩子对陌生情境的不适并教会孩子如何应对陌生情境和陌生人,将会对这些孩子有好处。
【三、进化人格心理学】
测验表明,来自其他人的消极评价,不管是直接的还是潜在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焦虑来源。这是习得性行为吗?我们是害怕别人惩罚我们或拒绝给我们想要的东西吗?这当然也有可能,或者与精神分析学原因有关?在我们内心深处仍留有与分母分离造成的精神创伤,也许是。但另一种解释认为这焦虑来源比上述分析追溯得还要远。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消极社会评价的反应与我们祖先的反应是相同的。在某种特定情境中我们会变得紧张和沮丧,这是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一种倾向,因为这种焦虑使人类得以世世代代生存下来。
这一流派被称为“进化人格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借用了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概念,来解释诸如焦虑等各种人类特性。这些心理学家认为 ,如果我们理解“人类本性”的许多特征所具有的进化功能,这些特征将变得有意义。
1、自然选择和心理机制
正如自然选择过程导致了人类某些生理特点的进化一样,根据进化人格理论,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如此。这些心理机制是人类特有的功能 ,使人类得以有效的应对日常的问题和需要,经过自然选择,那些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不足以帮助人类应对挑战的心理机制则被淘汰。
心理学者指出了许多这样的心理机制,例如,许多人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基于为防止被不属于同一群体或部落的人袭击而进化来的。愤怒可以在诸如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战胜敌人等生存行为中帮助我们的祖先。人类天生有从属和依附于某一个群体的需要,不难想象,个体间有协作的物种比无协作的物种更容易生存。
尽管人类的某些特点在其生存进化中的作用比较容易解释,但是另一些心理机制的优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2、焦虑与社会排斥
进化人格理论认为,像焦虑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生存才得以进化保留下来。这似乎很难理解,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一个心理机能正常的人应尽量回避才对。但是,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是社会排斥。研究者指出,所有人都有从属于某个群体或加入某种关系的迫切需要。因此,当我们被社会群体排斥或拒绝时,或者仅是有这种可能性出现,都会威胁到我们对依附关系的需求。
焦虑是因为害怕被社会拒绝,这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在众人面前演讲时,或发现了一根白头发时,我们会感到焦虑,演讲者担心听众给自己一个消极评价,这是一种社会拒绝,30多岁的人发现自己有一根白头发,是担心自己不再对别人有吸引力。
用社会排斥来解释焦虑,与进化人格理论十分吻合。群居在一个部落里的原始人比独居的原始人更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独居的人比生活在群体或部落里的人更容易受伤、生病、失去避身之所、缺乏生活来源,寻求配偶和繁衍后代的机会也更少。因此,任何能使人避免被群体排斥的事情都有助于种族的生存,而焦虑正好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指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焦虑几乎在所有文化中都可以发现。而且,导致社会排斥的行为正是那些会削弱种族生存可能性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通奸、侵略和掠夺他人财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化论与佛洛依德的理论殊途同归。佛洛依德也认为,原始人寻求群居并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制止混乱的性行为和侵犯行为,以确保种族的生存。
总之,所谓“人类本性”可以看做是大量的心理机制,拥有这些心理机制,人类才得以生存。
【四、应用:儿童气质与学校教育】
与以往的严加管教的教育方式不同,现在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以相同方式学习。由于天生气质差异,有些孩子能很快投入学习,有一些面对新任务要慢慢热身。有些孩子在任何活动中都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另一些孩子在缺乏准备时被迫转入一项新活动会使他们有挫折感。
两位研究者确定了9个影响儿童在校表现的气质差异,儿童在活动水平、适应性、接近或退缩、分心程度、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节律性和反应阈值9个维度上不尽相同。对这9个气质维度的研究得出小学生三种基本的气质类型。第一类是适应型儿童,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不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会有积极情绪。还有一种是困难型儿童,这些孩子面对新情境会退缩,缺乏主动性,典型的困难型学生适应环境比较慢,并且经常处于紧张和消极情绪中。第三类是慢热型儿童,这些孩子与抑制型儿童相似,他们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退缩,并慢慢地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和新活动。
1、气质类型和学业成绩
有许多研究发现,儿童的气质会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困难型儿童和慢热型儿童比适应型儿童的学习成绩差一些,适应型气质的儿童在老师那里会得到更好的分数和更好的评价。
研究表明气质与智力无关。那么,气质是如何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研究者确定了几个可能性。第一,一些气质可能比另一些气质更符合课堂要求。例如,那些专注、能坚持、适应性强的孩子可能比在这些气质维度上做得更好的孩子表现更好。而那些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容易分心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新环境的孩子们则可能会落在全班同学后边,因此更容易导致他们变得沮丧或易于放弃,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业困难。
第二,学生的行为引发了教师的反应。小学老师在面对那些注意力集中 ,愿意学习的学生和那些容易分心和退缩的学生时的反应截然不同。与前者相处令人愉快且感到有回报,与后者相处则使老师感到挫折且吃力。出于无意,教师可能会跟一些学生更亲近,也更专注。因此,孩子的气质类型为自己创设了学习和成功的机会。
第三,教师常会曲解学生的气质差异。当慢热型儿童没能及时地完成新课业时,他们被看成不想学习,而当他们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新任务时,又被认为是不聪明的。这些错误印象接下来就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解释,影响着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气质差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取决于环境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2、“良好匹配”模型
我们要问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某种特定气质类型的孩子的学习更有利?这个问题反映了我们对良好匹配模型的思考。根据这一模型,一个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如何,部分取决于学习环境与这个孩子的“能力、特性和行为风格”匹配得如何。换句话说,并非所有孩子都带着相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来到学校 ,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气质,但是如果安排课业时能考虑儿童的学习风格并与之相适应,儿童就能表现出最佳学习状态。
好几项研究都支持了这一模型,当学生的气质与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相匹配时,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并且会得到教师较好的评价。
良好匹配模型为改善教学提供了一个好思路。对一个易分心、只能短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如果让他完成一个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就会出问题,但是,如果把同样的任务分成短小、简单的几个部分,他就容易掌握。
良好匹配模型也已运用在入学前的安排中。儿童对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情境的制度与规则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儿童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气质,如果幼儿园老师调整自己的风格适应儿童的气质,儿童的适应问题会减少,适应问题的改善又会为学业发展铺平道路。
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使之与学生的气质相匹配,不仅会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的孩子会责备自己,父母和老师也会指责孩子不够努力,或有意无意地向他们传递一种信息,他也许本来就比别的孩子差,进而强化了孩子的消极自我评价。这些体验导致自尊心变弱,进一步造成学业困难,产生螺旋式下降效应。
幸运的是,如今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气质的差异,并在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尽管时间和资源会限制教师适应所有学生的要求的能力,但是认识到气质的差异对于最终实现这一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五、评价:脑电活动和大脑不对称性】
下次你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个小测验,问你的朋友一些需要思索的问题,比如“你在焦虑时有什么感觉?”,大多数人在沉思时都会向一边看,有些人向左,有些人向右。这种不同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告诉你,你的朋友容易高兴还是容易悲伤。这是因为,人们沉思时看哪一边,可能标志着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心理学者认为这种活动模式与情绪有关。
生理测量可考察人格的观点已经提出很久了,佛洛依德推测,总有一天科学家会发现人格的神经学基础。奥尔波特也认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将会查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差异与不同人格特质的关系。
多年来,人格研究者在他们的实验中运用了多种测量方法,比如研究者运用唤醒这一生理指标,如心率和皮电反应,来验证他们对焦虑和应对的假设;另一些人格研究监测了激素、免疫系统、呼吸、自助肌肉反射和血液中的酶。
下面,我们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用生理测量来检验大脑活动水平的差异。
1、大脑活动测量
研究者常使用脑电图记录仪来测量一个人大脑不同部位的活动水平。这一方法简单且对人无副作用,另外,脑电图仪使研究者可在极短时间间隔里记录脑电活动,其精确度最高可达到几毫秒,在观察迅速变化的情绪时,这种敏感性极为重要。
2、大脑不对称性
脑电图数据可估计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水平,最近的研究发现,大脑前半区的α波对理解个体的情绪差异非常有用。这一区域与大脑调节情绪的部分联系非常广泛,研究者发现,大脑右半球前额叶经常表现出与左半球前额叶不同的活动水平。研究者把这种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水平的差异叫做大脑不对称性。
研究发现,左半球活动水平高与积极情绪体验相连,而右半球活动水平高与消极情绪有关。这种不同形式的大脑活动规律,在婴儿和成人中均得到了证实。因此,研究者认为,这种大脑不对称性与情绪之间的联系生而有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3、大脑不对称性的个体差异
大多数人都有大脑某一半球比另一半球活动性高的现象,甚至在无情绪反应的休息状态下也是如此。但是,到底哪一半球会表现出更高的活动性,则因人而异。与其他个体差异一样,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也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这一观察,让我们有理由推断,脑电数据是否可以预测情绪?答案是肯定的。一项研究在休息状态下,测定被试大脑左右半球的活动水平,然后让这些被试观看预先选择的,可引发快乐或恐惧情绪的电影,正如预期,那些在休息状态下左半球活动性高的被试更容易对引起积极情绪的电影做出反应,而右半球活动性高的被试更容易对产生消极情绪的电影做出反应。
在婴儿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大脑活动特征,研究者先预测了10个月婴儿在休息状态下大脑左右半球的活动性水平,然后按照婴儿与妈妈分离时是哭还是不哭把他们分成两组。与假设一致,哭的婴儿大半是大脑右半球活动性高的,不哭的则是左半球活动性高。
如何解释这一发现?有研究者用积极和消极情绪临界点来解释,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高的人只需要很小的消极事件就能引发恐惧或沮丧感,而大脑左半球活动性高的人 ,只需要很小的高兴事儿就能感到快乐。
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使心理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大脑不对称性和情绪的关系。心理学者不再只是考察正面和负面情绪,而是采用趋近和回避倾向来描述其差异。研究发现,左脑活动与趋近情绪来源的活动有关,右脑活动与回避情绪来源的活动有关。因此,右脑活动更活跃之所以与沮丧有关,是因为沮丧本质上是在努力回避任何引起这种情绪的事物,而左脑活动更活跃之所以与愉快有关,是因为快乐使我们趋近这种情绪来源。
研究者发现,愤怒与左脑活动活跃有关,虽然愤怒与沮丧一样,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愤怒的人倾向于趋近、甚至攻击致使自己情绪痛苦的来源。
一些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活动性的差异会影响情绪障碍的形成,抑郁的被试与那些不抑郁的被试相比,其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高。
一项研究中,测量了刚经历过抑郁发作但当前不抑郁的人的脑电波模式,在休息状态下,这些人比那些从未体验过抑郁情绪的人的大脑前额叶左侧的活动水平低,换句话说,这些有过抑郁体验的人可能在生理上具有某种对抑郁的易感性。虽然我们体验到情绪障碍,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可能有些人与其他人相比,只需较少的或强度较低的消极体验便会引发抑郁情绪。
【生物学流派的贡献与批判】
1、贡献
肯定生物学流派贡献的一种意见是,它在人格研究和生物学原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生物学家的进化论和遗传学知识结合起来,使人格心理学在理解人格类型如何形成这一问题时,向前迈进了一步。
生物学流派的研究还成功地帮助了那些对行为变化感兴趣的心理学者去查明一些影响变量。人类如同“白板”这种说法听上去颇具诱惑力,如果新生儿像一块泥胚,那么我们只要具有足够的知识、方法,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把他塑造成我们需要的任何一种人。假如所有的婴儿从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那么通过足够的研究,心理学者就可以指导父母和老师用“正确”的方法来养育所有的孩子,教育所有的学生。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主张用生物学方法来探索人格的心理学者认为,人们从遗传中获得的生物差异,限制了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和成人。
生物学流派的另一个贡献是,大部分从事这一流派的都是学者型心理学家,他们希望通过研究来检验自己的想法。现在,已经有大量研究从实证角度支持了这一流派提出的许多假设。另外,倡导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者总会根据研究结果来修正自己的理论。
2、批判
生物学派的倡导者经常在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时,面临能力上固有的局限性。尤其是进化人格心理学者,他们不得不经常地为那些从自圆其说的推论和演绎中得来的缺乏说服力的论断进行辩解。由于焦虑能阻止个体脱离群体,所以它帮助人类生存下来,这看似合理,但是怎样验证这一假设呢?在这个问题上,直接操纵变量是不可能的。要证明这一的因果关系,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个批评是针对气质理论和研究的。学生和研究者都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而感到迷惑,一个著名的模型确认了三种基本气质,而另一个模型则描述了五个、七个和九个气质维度,究竟哪一个模型是正确的?研究者使用的名称和描述不同,所以很难把研究者的这些气质维度加以比较,例如,抑制型儿童与慢热型儿童是一回事吗?
虽然生物学流派也为人格的变化提供了一些解释,虽然从这一流派衍生出来的许多观点对心理治疗师有帮助,但却没有形成基于这一观点的心理治疗学派,治疗师如果能够意识到,由于生物差异,不同患者对治疗可能有不同反应,那么,他们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