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书香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白无咎自诩渔父,百字令寄情抒怀|云游元代曲苑(66)

2022-08-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峡孬张
不速之客

白贲,字无咎,号素轩,祖籍太原文水,南渡后居钱塘。善画,能散曲,是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太和正音谱》称其曲为上品,"如太华孤峰"。

渔父归

鹦鹉曲 渔父

侬家鹦鹉洲边住,

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

睡煞江南烟雨。

[么]

觉来时满眼青山,

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

甚也有安排我处。

【注】依:我;鹦鹉洲:在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睡煞:睡足;觉来时:醒来时;抖擞:震抖之意;甚:实在。

渔父乐

本曲以渔父的口吻,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旷放和自适。主人公在烟雨风波中安然入睡,在青山绿水间任情逍遥,因此悠然自得,也不再怨天尤人,安享这自由自在的生活。全曲看似潇洒,实际上隐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和不愿与世合流之志。

首句用“鹦鹉洲”,即表明了这一含意。“鹦鹉洲”得名于汉末名士祢衡的《鹦鹉赋》,祢衡以恃才傲物、不合于世而著称。作者以祢衡自许,并故意申明自己“不识字”,更显现出一股桀骜不驯之气。自《楚辞·渔父》起,渔父一直是中国文学中隐逸之士的象征,代有佳作,本曲更是传唱一时,以至原来的调名“黑漆弩”也被改为“鹦鹉曲”了。

雁落平沙

百字折桂令

弊裘尘土压征鞍,

鞭倦袅芦花。

弓剑萧萧,

—径入烟霞。

动羁怀西风木叶,

秋水蒹葭。

千点万点,

老树昏鸦。

三行两行,

写长空哑哑,

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

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

断桥东壁,

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满山满谷,

红叶黄花。

正是伤感凄凉时候,

离人又在天涯。

【注释】鞭倦句:马鞭懒得像芦花般摇动;萧萧:冷落的样子;羁怀:久客他乡的情怀;蒹葭:芦苇;写长空:在天空中排列成字;哑哑:雁叫声;纶竿:钓竿。纶,钓丝;钩槎:钓船。槎,用竹木编成的筏。

秋水蒹葭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虽为小令,其意境更近于唐人绝句和宋人小词。而白贲的这首曲子,以百字的篇幅,同样描绘秋日行旅的情景,与马致远所作相较,并不以简洁凝练争胜,而是以铺叙和通俗见长,其视野更加宽阔,写景更为详细,抒情也更为酣畅,明确写出了离人的伤感凄凉,更显示出元曲的特色独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