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很厉害的人是如何掌握知识的底层规律?

2021-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闹钟的钟

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要掌握知识的底层规律,搭建自己的强大知识框架,肯定要阅读更多的书,参加更多的课程和培训,让自己有更多的输入。

但厉害的人,用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

成甲,《得到》APP《成甲说书》节目作者,知识管理专家,曾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学院、中国惠普、埃森哲等机构团队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

这样厉害的人,融会贯通各个领域中厉害人物的理论或例子,阐释一个能够改变我们大部分人固有认知的理论:读书不在多,在于有没有通过读书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生活中。一旦我们掌握了临界知识,学习就变成了一个生长和创造的过程:知识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彼此联系、相互接触,甚至在一次次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

1、什么是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就是那些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我们只要掌握了这少数的知识,就能够带给我们关键的影响。

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二八法则这些经常被我们运用的知识,就是临界知识,书中也对这些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临界知识进行了讲解,让我们深度理解临界知识对我们的意义。

奥格威说过,“不要用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这样的临界知识,你以为你懂了。

但李叫兽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却成了爆款文,里面定义了两种类型的文案:X型与Y型。X型文案是指把本来平实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用词对称,词汇高级。比如把“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写成“乐享生活,畅意人生”。而Y型文案往往并不华丽,甚至只不过是简单地描绘用户的情境。同样表达“工作辛苦,不如去旅行”,Y型文案会写成: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最后文章总结: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优秀的文案是感动用户。

看完文章的人大呼“哇!说得太棒了!”“太深刻了。”

被广告达人们总结过的临界知识,不同的说法,却取得不同的效果。所以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而已。我们只有将这些临界知识频繁地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生活中的事物,它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知识。

2、如何寻找临界知识?

该怎么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临界知识呢?首先,要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营销、策划、金融等,找到这些领域的经典书籍,找到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然后日常多留心,哪些看似习以为常的事,是否应用到了这些规律;然后,要找到最重要知识和原理的出处;接着,尝试用更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寻找问题的第一性原则;最后,在没有办法找到解释的时候,要自己寻找或者创造一个假设,并进行验证。

譬如书中讲到的一个“不连续的话题”:“我们这个世界是非连续性的,连续性知识我们大脑的一个假想罢了”。这是作者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所以他要深挖下去。

于是他寻找日常中的案例,案例1:罗辑思维砍掉赚钱的业务——“卖货电商”,以迎接新的增量。案例2: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成功的管理者作出的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最后却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这些案例都符合不连续的原则。

根据这些案例去思考寻找第一性原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连续性?查理芒格说过,人有“及时享乐”“厌恶风险”“只能根据感知到的认识做判断”的心理特征,所以导致了管理者不愿改变导致的企业困境。

继续深入,提出假设,为什么我们要持续变化呢?因为“为用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决策的第一原则。”于是又运用到了“用户需求定义”这个底层规律。

3、如何掌握临界知识?

要掌握临界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刻意地练习,遇到问题时,要找到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对专业技术进一步深度分析,从而联系到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必须进行至少两个方面的重复,一是在不同场景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二是不同时间重复应用同一临界知识。

我们可以在撰写不同文章,或者思考不同问题时,有意识地将已有的模型进行联系,看看背后是否有关联,发现过去没看到的规律,譬如不同的问题反复运用到复利、概率论、边际收益等概念和模型。

总结来说,了解了临界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寻找和运用掌握临界知识的方法,只要刻意练习,就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效率,从“读书在多”的陷阱中抽离出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