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秋文学

胃病来了

2020-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归来颜少

  胃病又来了,贪嘴多吃了几颗山楂果,那几颗山楂果恐怕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乍一看,病来得急切,其实,平日三餐不规律,吃饭“狼吞虎咽”,突如其来的失业造成的心理冲击才是根本的缘由。胃病真折磨人呀,感觉像什么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对的,就像“块垒”,从胃的深处一直“砌”到咽部,于是经历了“抽丝”般的袪病过程。

  去了中医院,医生开了中药,也开西药,看看西药的说明书,种种的不良反应,简直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遵医嘱吧,中西药统统吃下,一个月过去了,胃照旧难受。内心开始野马奔腾:是不摊上什么赖病了?心想最好做个胃镜检查,想起多年前的第一次做胃镜,发病后第一时间做了检查,“初生牛犊不怕虎”嘛,从那儿以后,心有余悸,只记得当时管子下到胃里,恶心的感觉,眼泪一直在流。这次再做,心里忸怩起来。赶上失业在家,不如出去转转,分散一下注意力。怀惴着不知什么病的忐忑,独自去南方闲晃了七天。北方还是隆冬,南方春寒料峭的样子。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乌衣巷口的落日斜晖,波如酒绿的玄武湖,还有南京六朝博物馆,收藏着那么多的历史遗迹,流淌过那么多的悠悠岁月,每一个驻足的橱窗里都有故事。一时间,忘了胃痛。在平江老街撑一把油纸伞,泛着青苔的石板,细雨湿流光,街灯倦眼,香茗氤氲,评弹迢递,令人心醉。拙政园一树一树的腊梅花开,凝脂粉面,艳溢香融。湖中的一对鸳鸯,一会儿昂首在水面之上,顷刻又一个猛子扎到水中。园子里,三月的桃花夭夭,四月的冰清玉兰,五月的啼血杜鹃……芳菲次第相续。我心存疑惑,昔日的富贵人家,出得寝室,看尽人间繁花,熟悉的地方可有风景?倒是今日的布衣百姓穿越人山人海去看花,满心欢喜,满眼爱意。这些,连同相机胶片上的影像,手机里的短视频,留待日后细细品味,就像儿时揣一颗大白兔糖在口袋里,偶尔抚弄一下,还在那里,就心生窃喜。

  回到家来,还得面对胃病。偶尔百度到一个小视频,一个女医生为打消患者顾虑,说服患者胃镜检查,自己给自己下胃管。真佩服她,在她面前,我相形见绌。于是我鼓起勇气去做胃镜。检查开始了,我倒平静下来了。好像事情往往是这样,想像一件事带来的苦痛时,那苦痛被放大了许多。当身处之时,也照样承受得起。插管下到胃部,恶心的感觉,我索性顺应着身体,不停地干呕,很快检查结束了,难过,也过去了。一切都会过去的。好在结果是浅表性胃炎。医生开了药,嘱我饮食清淡,我努力改正过去的不良习惯,细嚼慢咽地吃饭。慢慢吃,咀嚼,品味,吞咽,回味。慢慢吃,是对粮食的尊重。粮食也是慢慢长出来的,粒粒蕴含着阳光,粒粒蕴含着农民的辛勤劳作。给自己时光,公园慢跑,听踏实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给自己时光,坐在凉亭里,看夕阳西下,飞鸟相与还,给自己时光,与自己长谈,成为自己的知己。给自己时光,手执诗书,一句一句,浅吟低唱,或只一句,让它在心头经久回旋流转。

  二个月下来,体重掉了,日复一日地还在掉,我的心再次悬起来,又开始往医院跑。这次是位蒙古族医生,他说加强营养。看来我把饮食清淡做过头了。谨遵医嘱,喝肉汤,杂粮白面一块儿吃,体重不减了,我长长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幻想着某个早晨,一觉醒来,胃病消声匿迹,又回到了以前健健康康的模样。

  沒病的日子,云淡风轻,花红柳绿,真好。——201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