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胸怀不是被委屈撑大的?
早上看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有朋友发了两条吐槽团队合作的消息,因为关系还不错,立马发了私信给她,询问发生的事情,并先建议她删除朋友圈的内容。由于有一些关联,大概也能猜到朋友那边发生的事情,但发朋友圈公开吐槽和抱怨绝对不是成熟理智的做法。
大部分人肯定是吃瓜的心态,而一但发生冲突与矛盾,又和自己无关,大概率是了解下事情起因,进而双方各打二十大板的心态。
发生了冲突和矛盾,讲出大天来也是双方都有错,只是谁的错更多一点。可是即使责任分担也要看立场和角度,又不是上法庭打官司,不能一清二白地举证的。所以一旦公开矛盾,那么对个人的形象以及口碑都是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朋友详细和我说了理由,当时情绪也不大好,认为个人受了委屈,被不公平对待了,总而言之就是付出和回报不匹配,有些事情被屏蔽了没有得知消息,事后知道的时候已经有了定论。这样的情节是不是很老套?但是什么事情一旦发生到个人身上,控制情绪就成了最难的一件事情。
当遇到一些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最先要解决的不是事情,而是处理和控制我们的情绪。人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往往是比较愚蠢的,因为不是为了解决事情,只是发泄情绪而已。
古人说怒不写书也是一样的道理,愤怒的时候连写下的文字都会是刀一样锋利的句子,刀刀伤人,字字带气。
如果受了委屈,或认为被不公平对待了。首先要做的事通过其它方式发泄一下情绪,比如跑步,打游戏,吃大餐,打球等个人认为解压的方式,处理好情绪之后再来处理事情。其次是先复盘事件的过程,看问题和关键节点在哪里,沉淀一些客观的数据和书面材料,而不能只考感觉。最后是看自己想被如何对待,期待事情朝着哪些方向去发展,匹配下手里的资源,看如何去扭转现状。
有时候复盘完了,发现还是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就需要卧薪尝胆了,尤其是合作关系还要继续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攻击都要立马还回去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积攒实力以及看准时机。当然,还有一种复盘结果可能认为自己确实是“德不配位”,没有承受相应压力和责任的气魄,更应该静心提升自己。
做了事情就要结果,受了委屈就要发泄,这个是小孩子的思维模式,成年人是没有那个福气的,长大的过程就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处理复杂关系,也是成熟的代价。
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先删除了朋友圈发表的负面言论,简单复盘了一些事情的过程,自己也有一些反思,大概有了下一步的方案,情绪也开始变得好起来,这也是一次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与她也是有挑战的实战体验。
职场上,别总是觉得委屈,去找人评理或者诉苦,大家都很忙,没多少人会乐意去听,如果碰到真正关心你的人,更要加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