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的产品经理@产品

产品思维三十讲 | 07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Qfffffff_

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那么,具有什么天赋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呢?
梁宁老师的结论是——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在已有的结论上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1、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善于观察、发散的思维叫做右脑思维;把善于逻辑归纳的思维叫做左脑思维。

(1)左脑思维

(2)右脑思维

2、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创造力要求对自我有极深的体察和释放;而控制力是自律的体现,是社会化的产物,是对别人的体谅与迁就。

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更重要。

自我和自律,都很重要。

此处所说的“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应该是指“更关注内心的人更适合做产品”。

3、找到自己,接纳别人

那么,我应该自我呢?还是应该自律呢?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质上你关注的就是规则和边界,其实你就是个很自律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种自律的、集体主义的氛围中长大。所以即使是再自我的人,可能都得有一部分学会自律。

那么,未来的我应该释放那一方面的额能力呢?
找到你自己的愉悦或恐惧吧。

这两者,都会催生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人。
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4、模块小结

至此,第一模块——同理心,就讲完了。

我们内在的愉悦、恐惧、潜意识与集体人格,共同形成了我们自己。
当你要认识一个人,或者要做一个产品时,你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在哪个层面下功夫?
你还是要回到你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愉悦与恐惧,看到自己的天;看到用户的愉悦与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御。
这就是你的起点。

5、课后作业

你觉得你是一个更加偏自我,还是一个更加偏自律的人呢?

我觉得我是一个自我和自律各一半的人。

自律:

自我:

自律与自我:

6、一点想法

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产品,和人相处过程就产生了用户体验。甚至和自己相处也有用户体验,此时,自己就是自己的用户。
梁宁老师说,“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呢?”
对啊,其实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是相通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的人是太过自我,只关心自己,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而有的人却事事替他人着想,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所以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可以很自我,但自我的同时,他也愿意关注别人,能够共情,能够理解对方细微的感受。

自律和自我并非水火不容,二者可以共存。
文中的自律,是关注规则,是严于律己,是不随便打破边界,更多的考虑别人;
文中的自我,是关注内心,是更多的考虑自己,而由于过于考虑自己的内心,可能会忽视别人的感受,从而导致严于律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