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这么好的工具,都被浪费了

2023-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妮可儿_

又刷到这句话:许多人宁愿累死,也不愿意思考。

下面的评论,清一色负面。

其实都是文不对题,根本没有想过一件事:工具。思考是一种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已。

人真的不思考吗?

不是,也常常胡思乱想,也常各种杂念,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

赞美思考没有用,批评思考也没有用,这都是特别主观,都是个人的体验而已。

关键是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思考,不厘清这个概念,所谓的思考都是一场空;

二是如何正确思考,总是错误的思考,想得越多越是一种负担。

回答第一个问题:解决问题。

思考是一件特别耗脑的事情,没什么事情,不要随便使用,要用在关键的重要的位置上。

首先就是要刻意:

留时间,留精力,专门做这件事情,哪怕仅仅是五分钟,就是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不想解决问题,就没用思考的必要。

说懒惰也可以,说值口也行,总之没有目的的事情,一拳打在空气里,都是白费功夫。

假如真正要解决问题:

也要想清楚一件事,思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不能当成救命稻草,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当理解思考的工具属性时,就没有那么多的心理负担,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放下。

重要的是第二个回答。

一个错误的思考,错误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不如不思考。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想是想不出来的,还是要多学习,多观察,当大脑有足够的信息量,哪怕不是刻意思考,也常常有灵光一闪。

答案自己会出现。

如果大脑内部没有信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做什么都做不了。

到真要思考时,往往是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重要的关口,人生的选择等等,需要借助思考这一更高级的大脑功能。

但是,思考特别容易累。

不只是花时间的问题,更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最主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方式,至少不能是排斥的。

举一个例子:写下来。

脑容量是极其有限的,信息过多,思绪过杂,是装不下的,想到什么,都写下来,有什么写什么,一一列出来。

如同开了一个外挂,让笔记帮忙存储。

关联的信息列完,列自己的思考,列可能的路径,都铺在一张纸上,或者一个屏幕上,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做完之后,就可以做分析。

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方式,假如自己不适合,那就找另一种方式,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然后就是工具的使用。

只是用与不用的区别,用多了,有正向的循环,养成了习惯,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思考也是顺带的。

不需要刻意,也就不再抗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