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过年那些事儿
眼看今年又快到年跟前了,虽说线上线下商家也像往年一样打开了年前促销战,什么对联、幅贴龙挂件、还有本命年火红内衣袜子红腰带,静等内需消费拉起一波热购潮。
可实际看到的并没有Yi情前的热闹劲儿,总觉得和经济恢复期的速度慢,人们不太敢花钱有很大关系。加之网络流量扩充加持,大肆被宣扬的是城市各种实体门面提早关门打烊、同时还少了往年民工潮摩托车返乡景象,感觉这个年大概会冷清不少。
不由想起前若干年,即使老百姓日子没有那么富裕,大家准备过年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往前推算N年,那阵实际上物质条件不像现在好,家有小车的并不多,大彩电也没有那么普及,可大家对于过年总有热切期盼,记得那时我还在老家一个地级市一家公司上班,老公从部队回家探亲,我们是坐单位商业大货车顺路回他老家过年的。就在那个常年靠天吃饭的偏远贫困村庄,左邻右舍哪怕常年省吃俭用,过年也要依自己的方式尽量准备,据说要红火一点讨全年的吉利。他们的红对联是买来红纸请村上仅有的会计、小学校老师或提前回老家过年那些在外工作的文人写的,他们准备做年夜饺子的猪肉是提前到镇上买的,用不着冰箱冷冻,挂在院子里的窗户台上也不会坏,天然冷冻足有零下二十几度。正月初一吃的是拉风箱大铁锅煮出一家9口人的肉馅素馅手包饺子,那红火劲儿不比现在城里提前预定的年夜饭差多少。
他家是个大家族,同性的孩子很多,别说是我了,连他自己出去了差不多十年也有许多不认识的,我只记得来来回回绊在腿边的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过年了,围着外面回来能挣钱的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要压岁钱图个热闹,这个风俗我俩都知道,早早就从银行换上崭新的角票,见到娃儿就发,其实也没发出多少钱,那时角票最大的是5毛,话又说回来,我俩每月每人也就能挣几十块钱。眼见票子越变越大,东西越来越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说明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整体提高,直至现在的网络微信支付,简直是天酿之别。
说来道去,传统的年历来在我们中国老百姓心里一直占有重要位置,龙的传人龙的传年(今年正好是龙年)世代都不能忘,准备还是要准备的,只是理智告诉我们不用那么铺张。
举目望去,身边还有远方的亲戚朋友,无论城市的农村的基本也都认识到大疫过后的各种恢复重建不易,既然每个行业每个人赚钱难了点儿,那就提前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收拾起各种奢华浪费心态,过个朴素和睦的年。不需要谁说什么,识时务者都能体会到经济复苏国泰民安需要大家携起手来,树立信心,家庭也一样,团结一心,在保证基本的生存需求前提下,踏踏实实迈好脚下的步子,不必旁骛,先把眼下的日子过好,一心一意往前奔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