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作业本简友广场

不要轻易对孩子说的话下结论

2022-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辛航

同事的儿子跟我女儿一样大,今年也上初一,由于派位的学校上学有些不太便利,她专门请了几天年假带着儿子坐了几天公交、地铁让他适应,今天一上班赶紧来找我问问题。

她对派位的学校有些不满意,曾经想要给孩子转学的,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成,但是似乎还是对这个学校颇有微辞。她说儿子当了生物课代表,但是收生物作业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交不上来,导致儿子被老师留下谈话耽误了回家的时间,她问我我家上了初中以后,是不是也遇到了这种问题,初中有很多孩子不写作业吗?还是只有他儿子的学校孩子这样。

以上只是她提的一个问题,当然还提出来了很多其他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跟她儿子本身没太大关系,而是学校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更多像是在认认真真地讲八卦,我必须得给她上一大课。


我说,首先你问的这些问题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也还轮不到你来解决。其他同学是否交作业,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来管理,你儿子回家晚了也只是偶尔一天的一个特殊情况,不要揪着一个偶然不放,即使这件事情真的跟你儿子有关系,他自己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儿子既然当了课代表,自然就应该承担这个小小的责任,他跟你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并没有想要什么答案,只是想要找人倾诉一下学校发生的事情而已。

同事在心里已经给这个学校下了不好的结论,所以她认为这个学校的学生质量也不好,所以会有不写作业的情况,而如果我们正常的家长听到这件事情一定会觉得是不是老师的作业没有留清楚、作业是不是太难了或者作业留得太早大家忘记了,总之肯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而不会认为是孩子们有问题。

我告诉她,也许学校没有那么令人满意,但是从任何一个小学过来的学生都并不是通过考试成绩分过来的,而是随机派位过来的,学生质量都是均等的,有可能三年之后由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严格程度不同,孩子们会有些差异,但是现在初一刚开学肯定是没有的,你自己要先有这种思想,否则你的偏见一定会不经意的通过言行传递给孩子,这样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不好。她仔细想想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判断,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事情的描述只是听了一个皮毛,千万不要妄下结论、妄作判断,尤其是那些有负能量的说辞,尽量不要轻易就说出口,孩子自己可以通过在学校的为人处世去认识和评价这个世界,家长对自己并不了解实情的学校不要妄加评论,因为家长说的话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孩子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其他。

孩子当然可以有其他的社交,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过分去放大孩子在学校遇到的这些杂事,说一说、聊一聊、谈一谈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孩子提到一件事,家长就非要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分析出个是非好坏来,那就太本末倒置了,把学校的小插曲都变成孩子的主要关注点,学习成绩肯定会受影响。

妈妈是女人,儿子是男孩,就算女儿是女孩,他们也都只是个孩子而已,妈妈是成人,而且女人有着天生的发散性思维,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要追根究底、都喜欢品头论足,不要把自己那颗八卦之心带到孩子的身上。家长过于关注学校的杂事,孩子就会更多的关注这些事情,这会严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要让孩子看淡这些小事而不是看重这些才是家长应该做的,家长的态度就是孩子的态度。

第二,回应孩子的话语尽量要正能量,不要跟着孩子的思路跑。

孩子通常会把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向父母吐露,这只是他们心里宣泄的一个途径而已,他们还小,不知道任何人都会有优缺点,更不懂得要去看别人的优点,他们见到一件不好的事情就会全盘否定某个人,这时候家长绝不能上纲上线,添油加醋。

例如,孩子回家会说某某老师怎么怎么样不好,某某同学又闯了什么样的祸事。这些事都是孩子的主观判断,也许确实是这样,也许会有夸张的成分,也许并不是这样,家长千万不要马上附和着说,啊?这老师怎么这样啊,或者这个孩子品行这么不好肯定是他的父母没有教育好之类的,因为家长的评论会让孩子更加肯定自己的判断,即使是事实,家长也不要这样去评价,因为这种负能量对孩子思想的正向发展非常不利。

家长的回应可以是中立的,也可以是猜测性的帮对方解释,就是不要跟着孩子去否定,背后说坏话。例如,家长听了孩子的埋怨后可以回应道:“是吗?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我觉得你可能误会这位同学了,他只是不擅长跟大家交流而已,你们以后要对他更加和善才行;也许这就是老师的特殊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你们吸收知识,以后要多关注老师的教课内容,你的成绩提高了,就会知道她是个好老师了。”

第三,要相信老师的教育和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

既然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要相信老师的教育能力,孩子遇到问题可以找老师商量、寻求办法,因为老师遇到的类似问题更多更知道怎么处理,而且老师会有大局观,家长不但对学校发生的事情更加陌生,而且思想上也过于主观和偏颇,这样提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孩子在老师的教导下和与同学的相处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想法,这是他们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也许有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让孩子舒心、也许会有不公平、也许会有委屈,但是这都是孩子应该承受的,在时而顺遂、时而挫折的校园生活中,孩子会形成自己的处世原则。家长的作用只是一个陪伴者,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孩子委屈了,然后找到老师一顿发泄,这不是为孩子出头,而是堵着孩子前进的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