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心理简友广场

什么原因让现代书法走入“丑书”怪圈(二)

2024-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司马吹风

三,各朝各代的书法特色

那么,现代书法是如何进入“丑书”怪圈的?

这里有必要先讨论各朝各代书法的特色。了解各个时代特色,才能理解现代书法走入“”丑书”怪圈的缘由。

中国各时期的书法特点及个性,清代书法家梁巘(音眼)在《评书帖》中有一个著名论断:晋人尚“韵”, 唐人尚“法”, 宋人尚“意”, 元、明尚“态”。梁巘用一个字高度概括了各朝代的书法特色,后人基本都沿用他的观点。只是对元代特色有分歧,我们现在认为,元代书法特色为“复古”。

梁巘是1710年生人,大约逝世于1788年。是清朝中期书法家。在他那个时候,清朝书法特色还没有完全形成。

清朝书法有什么特色呢?简单来说,也是两个字:“尊碑”。

尊碑的意思,具体来说,是推崇“北碑”。

书法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南朝继承王羲之、王献之传统,书法以帖为主,称为“南帖”,其实,后世书法,都没有脱离王羲之、王献之的创立的系统。唯有“北碑”算是例外。

“北碑”为何成为特殊的存在?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东晋人,居中国南方。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继承东晋法统,书法也就继承和发扬两王风格,北朝以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主,南北政权一直是对峙局面,南北文化还没有很好地交流,北朝的书法,以碑刻、墓志、摩崖、造像、刻经形式为主,我们将它们统称“北碑”。

总体而言,北碑的书法作品很少有名家之作,绝大多数都是底层工匠随意而为,特别是摩崖和造像。

所谓“摩崖”,简单讲就是在岩石上凿字,这种凿字,远远不如碑刻严谨,因为碑刻先要将石碑打磨光滑,然后让书法家用朱砂在石碑上先写好字,工匠再按照字体镌刻。碑刻多少保留了书法家的大体水平。

而有些摩崖,直接在悬崖峭壁上,书法家上不去,只能是工匠随意为之。这种字体,有多少艺术性,可想而知。

造像是指宗教造石像,再根据石像来刻石像碑,基本也是工匠随意为之。

就字体而言,北碑的字体以隶书为主,夹杂少量初期的不成熟楷书,此时北朝的楷书还在发展时期,所谓的楷书,不过是隶书向楷书的过度期而已。

因此,北碑的书法艺术性能有多高?

当然,不可否认,大量的北碑之中,也不乏精品存在,比如在《张猛龙碑》等。

“北碑”的艺术美,总体是以古拙率真为美。这是一种原始的美,这种原始美,超越了两晋行书的飘逸潇洒之美吗?超越了盛唐楷书的典雅平正、剞侧险峻、博大雄浑之美吗?天方夜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