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爷解道趣味历史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雍正的十三弟,宠臣怡亲王允祥为什么要在死前吞土?

2019-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挚守静笃

清王朝历史上确有怡亲王允祥死前吃土的记载,他吃的是自己墓地的土,允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得罪了皇兄雍正而被逼吃土吗?

康熙时期,围绕着皇位的争夺,发生了“九子夺嫡”的事,最终康熙的第四子胤禛胜出,也就是雍正皇帝。在雍正继位后,那些与之争位的皇子或多或少都受到打击,唯独十三弟允祥却颇受雍正的重用。

原来,允祥与雍正(胤禛)一直以来就是众多皇子中最亲密无间的一对兄弟。虽然现有的史料中关于两人早期的关系并没有过多介绍,但允祥死后,从雍正给他写的祭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兄弟情深。

雍正在祭文中说,两人还是幼年时,就朝夕相处,嬉戏游玩,等到长大了后,雍正在先皇(康熙)的安排下给允祥教授算学,每天在一起讨论成长。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

从雍正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来,两人从小就志趣相投,感情深厚。等到雍正从夺嫡之战中胜出,成功的当上皇帝后,立马表现出对允祥的高度信任。

雍正登上皇位后马上就任命允祥为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时封允祥为和硕怡亲王。

面对雍正的厚待,允祥也竭尽所能,全力报效。很快就成了雍正一朝的重要大臣,从未直接参与政事的允祥,表现出了非常老练的政务处理手段,被雍正称之为“柱石贤弟”。

雍正也给与允祥以极大的殊荣。1725年二月,雍正以胤祥''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的原因,允许允祥在自己儿子中选定一人封为郡王爵位。这种待遇在清朝的历史上没有先例,允祥当然极力拒绝,难以勉强的雍正改为增加允祥的俸银10000两来做为奖励。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允祥与雍正之间是最好的兄弟和君臣,雍正怎么会强迫自己的“柱石贤弟”吃土呢!

那允祥为什么要吃自己墓地的土呢?

话说中国的古人,都会早早地为自己百年之后选一块安生之地。皇帝及权贵之人更是要大动干戈,早做打算。雍正也是一样,登上帝位后,就早早的派人去寻找驾崩后的安生之地。

这个工作自然落到了他最为信任的十三弟允祥身上。到到旨意后,允祥也确实尽心尽力,拖着已有病之身跑遍了泰宁山(今河北易县)的很多地方,终于选定了一块被认为“上吉之壤”的地方。

雍正对选定的这块死后安葬之地极为满意,看自己的十三弟劳苦功高,就决定把自己这块上吉之地中一块“中吉”地方赏赐给允祥。

对于皇帝的这种赏赐,臣子可谓是莫大的荣耀,可是允祥知道后却大惊失色,极力推辞,理由是,这样的大吉之地只有最富贵者才配拥有,而自己显然不配。

为什么允祥对于这种赏赐大惊失色呢?这里就要说到允祥的精明之处。

我们知道,皇位的争夺是最为惨烈的,大多数王朝,争夺皇位失败者都会生命不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杀掉大哥和三弟后才登上皇位的。

就算是没有直接争夺,只要是潜在的皇位争夺者,大多也不会善终。就好像宋太宗在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对太祖的三个儿子,想方设法地都弄死了,连他的长子元佐都看不下去。在太祖的小儿子廷美死后,元佐直接疯了。(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我的2019年7月19日发的微头条)

雍正虽然算是比较宽宏大量的,但与之争夺过皇位的其他皇子还是未得到重用。而允祥之所以自始自终深得雍正信任,就在于他始终摆正了自己做为臣子的位置。

雍正把自己墓地的一块区域赐给允祥,就相当于把皇帝的位置的一部分给了允祥,也许当时雍正确实是出于对自己兄弟的极端信任和感谢而为之。可允祥如果真要了,免不了有人会说三道四,这等于埋下了一个永久的祸根。

聪明的允祥看到了这点,所以惊讶,然后坚决推辞。同时,允祥很快地在离雍正墓地六十里外的地方为自己选了一块与自己臣下身份相配的一块地,奏请雍正赐给了自己。等于是再次摆明自己那怕死后也要守护在皇帝身边的态度。

在经过再三请求,雍正终于同意后,允祥当天就让人去那块地去取土。等到把土取回来后,因为是皇帝赏赐的土,允祥掰下一块吞到肚子里,以示忠心。同时自语道,这下,我可以安心而且子孙都会有福了。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没有人强迫允祥吃土,而是允祥要以此来表明自己对雍正的忠心。也因为允祥自己正视自己的位置,以及他对雍正朝巨大的功劳,雍正授与他的王位世袭罔替,成了大清王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