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货币

2020-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慧心

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研究表明,超过40%的人谈论的话题都体现着他们的个人经验与私人关系。

自由表达与披露信息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内在奖励,共享的意愿也是社交媒体与社交网络能够流行的基础。

1.如何铸造社交货币

①内在吸引力。

打破常规,提出有悖于人们的思维定式的产品、思想和行为来增加事件的内在吸引力。制造神秘和争议也是产生非凡吸引力的两大要素。

比如,如果你告诉人们微笑时皱眉头能够消耗卡路里,人们就更愿意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社交货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上那么多奇迹、那么多原理、那么多干货分享的原因了。这都叫作铸造社交货币。

②杠杆原理。

每年有1.8亿旅客进行航空积分累积,但只有不到10%的人真的兑换里程。为什么很多人不兑换也要累积里程?

因为这是一个游戏。参加这样的晋级游戏可以让灵长类动物找到社会中的优越感。这就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要求我们通过游戏放大客户的感受,我们需要创造一种度量标志,让人们知道并记录自己所达到的成绩。

杠杆原理也意味着需要帮助人们显示成就,以表明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达到了更加优越的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社交货币。比如积分制度、各种不同的徽章、各种体现身份的卡等。

③使人们感觉像自己人。

2008年,一家叫噜啦啦的网站诞生,他们要求会员必须注册才能购物,成为会员后才能参加限时抢购。每次限时抢购的时间都很短,错过就会以双倍价格正常销售。

2009年,他们销售额达到3.5亿美元。这个游戏的核心是让客户觉得自己是自己人。进入了一个小圈子。她会更加乐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特权。就好像闺蜜们说“别告诉别人”,这样的消息传得最快。

稀缺性和专用性是这个策略的核心。这种权利可以让会员感受到归属感。

④调动人们的成就动机。

为什么有时候义工工作比拿了钱的员工更卖力?因为金钱会腐蚀个人的成就动机。这就是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义务的版主、活动组织者的原因。给他们道德感,而不是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