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阴暗的地下,摆脱不掉的酸臭,你还在努力吗?
前两天刚刚看完电影《寄生虫》,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08451/f38cad51bb56e8b3.jpg)
电影讲的是一户穷人家的颠簸与无奈,虽说被打上喜剧的标签,却看出了辛辣的现实与挣脱不了桎梏的悲剧。
挤在阴冷的地下,为着生计奔波与发愁,期盼得到富足的安宁,却在一场暴雨之后,失去了所有的家当。可笑可悲又可怜。人格遭到践踏,尊严遭到泯灭,生命变成草芥。可如蟑螂般东躲西藏的他们,处在阴冷的地下室依旧渴求着触不可及的美梦
多么的现实,多么的无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08451/4c1c17c840a0d512.jpg)
看完这部影片很多人都想到了“阶级固化”这个词,无可否认在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中,这一种阶级固化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愈演愈烈,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也在不断地描绘着这一种社会现实
在《北京折叠》中,郝景芳以一种地形学隐喻来展现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阶层固化:北京市经过一场超大规模——共有8000万建筑工人投入其中——的城市改造,被打造为一座可以翻折变形的“折叠城市”。
在折叠城市中,“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三个空间每四十八小时完成一轮“转换”:第一空间的约五百万人口每轮可以连续享用二十四个小时,第二空间的约两千五百万人口则只能享用十六个小时,第三空间的约五千万人口更是仅有区区八个小时可供使用。这样的时间分配,作为一项由统治者操控的顶层政策设计。
越是在高处的人,就会有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也许很多人对“富不过三代”深信不疑,可是富人都不是傻子,他们会用金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向孩子展示一个更新更大更广的视野,给孩子提供一个发展的大圈子,让他们具有前瞻的观念。
前几年非常火的一个节目《最强大脑》中高智商的赌王儿子――何猷君大家还记得吗?作为一个富二代,却俨然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成为V5电子竞技俱乐部创始人,澳门电子竞技总会会长,作为数学精英,多次被邀请参加世界数学竞赛并从中获奖。
而同样反观贫穷自己,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若把人生比作一场高速路,那么有些人一开始就开着名车,在高速路上飞驰,而有些人却秉持着笨鸟先飞的思想,对着前面的人望尘莫及。
你还是很相信寒门出贵子,但很多网上惊心触目的数据,在告诉我们高校中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变得越来越少。
无可否认仅仅是在中国,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差别也很的巨大,无论是从教育、环境、思想方面都有深切的展示。
而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穷人永远摆脱不了夹在身上的桎梏,身上有着刺鼻的酸臭味,永远想象不到真正的自由与安宁,所处的境界早已完全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让道路变得狭窄而无望,身边没有那么多选择的机会,在无措时只能紧紧的抓着一把稻草,可是当稻草倒了之后,只能迷茫的处在阴冷的地下,无奈与茫然。
前段时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安家》,里面房似锦的遭遇十分令人同情,尽管她非常努力的去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可是她还是没有拿到文凭,只靠着一张假文凭在打拼,当翟副总撕去那一份尊严,能深切地感受到她的迷茫与无助,她无法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阻碍,她也永远无法摆脱不了贫穷带给她的深深的恐惧
我总是能想到闰土在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样子,多少现实的艰辛与无奈才把一个曾经浪漫天真的少年变得麻木不仁。无法摆脱的阶级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一个想要挣脱阶级的人的身上,想移却移不开,直到现实磨平了棱角,经历了世事沧桑,那些观念与挣扎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结束自己平凡无奇的人生。
待在阴暗的地下,摆脱不了的酸臭,你还在努力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08451/2f641ae3660547c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