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书单分享(上)
对于过去的一年,这几个月,是求之不得的时光,起码,眼前几箱子的书,总可以翻翻身,动动腿脚,掸掸灰了。从经济独立开始(不独立时便初显端倪)我便沉迷于买书,这就好比喝酒,越喝越想喝,令人上瘾。不知不觉,“酒量”没涨,手头的书倒攒了不少。
面对成堆的书,不成问题的问题也不少,该从哪本书读起?该把重心放在哪类书上?是一本接一本读,还是同时读好几本?要快读还是慢读,是文本细读还是但当涉猎?……这些小纠结让人没开始行动,就想着结束了。天哪,这么纠结,不如不读,可不读有负罪感,遇到好的呢,又不忍卒读,浮躁和焦急的情绪弥漫,怕少读一点,就落后于人。
转念一想,还是算了,随性一点,跟着感觉走吧,想得太多反而束手束脚。毕竟,读书讲究缘分、心境、时机,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幸,与书的数量同比增长的还有渐趋良性,正常的读书观。做学生的时候总是太功利,急着往身上贴金,却没好好斟酌内化。前段时间,偶然在微信里读到大学崔老师的文章,娓娓道来的表达就像一曲轻音乐,不急不躁,这样的文字令人安静。其中一句很适合拿来分享:“ 挑重要的书,还是慢慢地读,读出里面藏着的味道。” 所以,上半年的视网膜扫描任务告一段落,粗浅地以量取胜过后,慢慢反刍~
读完13本书1.《历史的温度||》《历史的温度|||》
张玮 中信出版集团
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小故事,勾勒出传奇人物的一生,假如你不是历史爱好者,没关系,人总是喜欢好的故事,什么是好故事,有趣味,有温度,还能照见自己,相信我,这本书(系列)会令你爱不释手,虽然,他厚了,点~
2.《太古和其它的时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四川人民出版社
如果你想读读《百年孤独》“装”一下孤独,但苦于能力和精力有限,望而却步,可以先拿它探探路,好歹也是诺奖获得者,相信不会令你失望,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平淡如水的故事,没有作者任何主观的干涉,一个平凡世界,一群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一生,有人说这本书过誉了,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啊,真实的人生,想从侧面观照一下它吗?that’s all。
3.《星际远征》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科幻短篇小说的合集,如果你对大名鼎鼎的《三体》也望而却步(现已看完两部),如果你暂时接受不了十万加的宏大书写,如果你不满足拥有世界观还想拥有宇宙观……读罢,你会对苏轼感叹的“羡长江之无穷,渺沧海之一粟”深有体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懂得谦卑,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4.《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上海译文出版社
如果你是女权主义,你该读这本书,呃,可以这样说吗?什么是女权主义,我喜欢这样定义:女权,不是女性特权,每一个渴求平等的人都是女权主义者,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不过,要说明的是,这是一本有门槛的书,没有啃书的精神,想获得相应高度的愉悦,比较难,除非,你只想证明手机比较好玩。(相较而言,作者的一生更精彩)
5.《写给老师的中国绘画史》
张桐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成都入手的,看到题目就觉得有义务买,也算没有辜负这个城市的气质,一幅幅画作,拿来收藏,没事欣赏一下,不错,但是,乾隆这个俗人,也太能盖章了吧!
6.《写作课》
艾丽斯•马蒂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一向认为写作能力不是靠上课得来的我,怎么会选择名字这么功利的书,合上最后一页之后,真觉得“相见恨晚”,这分明是一本给心灵按摩的书,在写作过程中透露出的,你的纠结,你的挣扎,你的顾虑,你的侥幸不正是你的学业,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共鸣何处寻,从中自得之。
7.《学会创新》
罗德•贾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这是本从读法上就叫你打破常矩和习惯的书,不按顺序出牌的指令,让你翻来翻去,忙活得晕头转向,不过,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书里说,“如果一直用相同的方法做相同的事情,你会失去很多未知的机会……从A到B不一样要走直线,也可以偶尔经过一下火星”,超常规的翻阅,选择的乐趣,有趣,有创意。或者,忘掉前面的推荐吧,假如你只是无聊的话,未尝不可。
8.《毛姆短篇小说集》
威廉•萨摩赛特•毛姆 译林出版社
毛姆的短篇小说似乎更好看,有点莫泊桑的味道,短小精悍,有画面感,剧情反转,结局开放,意味深长,去过伦敦的读者,可能会更加感同身受。
9.《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林出版社
短篇小说大多适合入门,这本书也不例外,关于伍尔夫,关于意识流小说,关于女性书写,诗意的描写,飘渺的思绪。看完《第二性》,再看伍尔夫,你的一只脚就算踏入女性主义了。
10.《人间值得》
中村恒子/奥田弘美北京日报出版社
都说人间不值得,其实人间也值得,常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90岁长者的人生分享,小巧、轻便、精致,可以看看,可以听听,宽慰的话,不必全听,听了总是温暖的~
11.《大师与玛格丽特》
米•阿•布尔加科夫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布尔加科夫的生活年代特殊,怀才不遇一枚,影射和隐晦的表达比较多,文学性比较强,不过注释倒是细心周到,抛开知人论世的东西,光看魔幻的内容也能获得不错的阅读体验。去年买完,读了三章,看得一头雾水就搁浅了,疫情期间无聊,又捡起来,越看越上瘾。天马行空又惊险恐怖,现实世界天天魔幻现实,翻开它说不定能找到共鸣(外国小说,超长的名字,挺住!)
12.《我住宝岛一村》
王伟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学的时候迷上了台湾综艺——《康熙来了》,被敢说敢讲,机智幽默的元素吸引的同时,也对那个宝岛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那时的“康熙"已临近尾声,我这个后知后觉粉反倒来了兴致,并以此为引子,开始透过各种渠道了解那片同为中国人的土地,而这本书就是其中的渠道之ー,王伟忠在台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作为对祖辈,对大陆还有记忆和感情留存的人,作为在台湾眷村成长的外省人,他是怎么想的,看完这本书,作为大陆人,可以了解一二,也开始理解一些东西。我们为什么想去探寻事物背后的情感真相呢?大概是因为,我们需要宽容。最后,如果你也想透过这本书了解并理解台湾,“搂草打兔子”,你还会发现一个有趣,重感情,且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