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第一次团游
对贵州的最初印象,就是西江千户苗寨和梵净山的图片。大概两年前有了去贵州的念头,电视剧里的小七孔太美了。可能还加上美人和故事的加持,对那个地方有了向往。
去年,一个很喜欢的电影公众号推了这个贵州之旅团游,很便宜。虽然有过一丝怀疑,但最后还是下单了。本来打算六月去的。想到那时候公司有大的项目要做,请假会比较难,最终决定趁着五一假期出行。
昨天结束旅程回家。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不是美景,是这次行程中遇到的人。
Day 1
第一次参加这种几天几夜的团游。由于自己一个人,要付房费差。幸好客服帮我找了一个女孩拼房。对于拼房,有过担忧。我睡觉很浅,受不了吵闹聒噪的人。生活中可以跟这些人和平共处,但是,睡在一个屋子,那是很痛苦的事。我在心里祈祷,希望对方不打呼噜不磨牙。
第一天,大家从不同地方赶到贵阳。第一次见面,我在酒店房间给她开门。听她讲话,就觉得是个温柔的女孩子。心里的石头已经放下了一半。下午休息睡觉的时候,她安安静静地很快就收拾完毕在一旁看书,然后睡觉。那时候才确定,临时“室友”跟我磁场挺合得来,尽管我只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家乡和工作的城市。
晚上一起去吃饭。我本来就不是个话多的人,但是跟她在一起很舒服,会不由自主地聊起来。她话不多,也不会过于拘谨而出现尴尬的场面。一顿普普通通的蒸菜吃完,心里竟生出“熟悉”的感觉。我们都不是奔着美食去旅游的人。年龄相仿,毕业后分别在一南一北两座城市打拼了五六年。大家最近工作的环境变化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都是比较随和的人。
Day 2
贵州之旅正式开始。第一站就是小七孔景区。
整个团二十八个大人,三个小孩。导游让我们七点集合出发,有个别家庭迟到了。
导游姓王,四十岁上下,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他才讲了几句话,就觉得听起来让人有点烦躁。因为他的口头禅“咱们这个”重复得太频繁了。一句话可以塞进三个口头禅,就一个成语也能塞两个口头禅 ——“水深(咱们这个)”火热(咱们这个)之中。
这个还是小问题。
导游非常能唠。一上车,就自己一个人不停地讲了快两个小时,几乎跟我们没有互动。他唠什么呢,从贵州文化,历史,经济,扩展到政治人物,自己的“辉煌史”,风水,封建迷信。说起政治人物之前来一句“我不谈政治”,然后开始数这个政治人物在哪里当过官,干过什么,跟贵州有什么关联,还有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隐私”。说起封建迷信的故事,有声有色,最后总结就是“我们要相信科学,但是有些东西现在科学无法解释”。他还说了不少导游和游客冲突的新闻故事,谈游客和媒体如何放大冲突,影响当地的旅游业等等。
说实话,一上午听下来,有点云里雾里,不着边际。到第三天才知道他的用意。
到小七孔景区已经是中午了。大家吃完团餐,就自个去游玩了。临近五一,游客还是挺多的。我和“室友”一起走。两人都不喜欢往人堆里凑,也不热衷拍照。几天旅程下来,她给我拍过一次照片,我给她拍过两次照片。景点拍得也不多。但是她很善于用眼睛去“看”风景:路边的野花开得很奇怪,这边的竹子很粗,水里发现了一条小蛇。越接触,我越喜欢这个女孩了。
小七孔是美的。只是游客真的不少,熙熙攘攘。想蹲在溪边静静看水是不可能的。远近都拍了几张照片,看了一会桥上的人,站在小船上打捞水草的戴草帽的人,在桥上走了一趟,就离开了。
下午赶往西江千户苗寨。几个小时的车程,坐得我是昏昏沉沉,而导游依然讲个不停,还是东一块西一块。这次讲了许多苗族的故事,什么种蛊,下降头。我是不相信的。反正导游是信的,或者说他努力想让你相信。
到了苗寨,太阳已经下山了。折腾了一番才吃晚饭,苗族的长桌宴。其实也没啥特别,只是大家分坐在长桌子的两边,一个苗族打扮的男子吹着像是笙的乐器,三个穿苗族服饰的女孩拿着酒壶和酒杯,唱着歌,绕客人一圈。男生的话就被“灌”酒,如果是女生,会问你要不要喝。当然,如果男生拒绝不喝,也不强求。整个环节,不到三分钟就结束了。
景区商业化已经有点严重了,到处都是人造灯光,转个弯就能听到蹦迪的音乐。若不是街上碰到穿着苗服的阿妈,根本无从辨别出这是哪个古镇。苗族阿妈头上戴着花,挑着担,卖特色小吃和花环。等灯光退下,游人散去,她们就回到隐藏在高楼背后的寨子里。导游说苗寨主要看夜景。坐观光车到观景台,俯瞰的视角下,山脚到山顶的点点星光,是一座座房屋的灯光,颇为壮观。但是我和同伴一致认为,白天看到建筑的话更美。我们下榻的酒店离观景台路途有点远,而明天一早就要出发,注定是看不到或笼罩在薄雾中或浸染在晨光中的苗寨了。
叹息过后,我们沿着溪边一路走回酒店。酒店在风雨桥七号,靠近出入口,晚上很安静。远离了人群,溪流潺潺变得清晰。灯光暗淡,天上的星星却越发明亮。哪颗星星离我们多远?是否在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它已经陨灭化作了尘埃?
Day 3
正式行程的第二天上午是到购物点。这次一共三个购物点,卖银器的,翡翠的,黄龙玉的。说实话,一开始在公众号上有这些“景点”的介绍,但没有说明是购物的地方。等到行程确定了下来,从客服发的行程表才看到“购物点”三个字。有购物点也就算了,只要不强制购物。这可是合同和平台一直强调的。殊不知,我们还是太天真了。
车子一启动,导游就开始唠了。这次捞的是他见过的那些害怕购物的游客的各式“糗事”,有钱人如何花钱替自己消灾。说来说去,就是让我们花钱为贵州的扶贫出一份力,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办法,在里面逛了一圈,在外面打发了一半时间。上车之后,导游说只有一个人买了。然后开始了两小时的演讲。虽然他说没有把刀架在我们的脖子上强制购物,但是他的刀是隐形的,刀刀见血。
下午匆匆在一个毫无特色的古镇吃了饭,穿苗服拍照就赶往酒店了。
一整天都没有看到什么景点,还得忍受导游的冷嘲热讽。
晚上在酒店,和小伙伴吃着外卖,听着外面雷电交加,吐槽着导游,商量着中途离团的可行性。想想明天早上又是一个购物点,还是更贵的东西,有点烦躁。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如果不是自己喜欢,坚决不买。
Day 4
同伴好像对翡翠挺感兴趣。我陪着她看了平安扣,试了手镯,最后她买了一个小小的千把块的平安扣送朋友。导游全程都在那站着,犀利的眼光到处盯着我们,他想看看哪个没良心的躲起来。
两个小时的购物结束。有几个游客买了,有的还买了不少。说实话,我觉得这里面买东西的人一半是形势所逼。导游一上车就开始道谢。当然,只是感谢花了钱的游客。鞠了一躬,就下去了。换了新的导游上来。
新的导游年轻一些,皮肤更黑一些。人更幽默,中气十足。爸爸是藏族,妈妈是摩梭族。三十来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三个孩子有三个妈妈。摩梭人独特的婚姻方式。
下午我们去的是黄果树瀑布区和周边的瀑布区。导游让我们干饭多干一点,因为下午要走两万步。
当天是五一,正式假期第一天。景区人比较多。每个景区给的游玩时间很充足,甚至有点多余。最后到了黄果树瀑布,更是人山人海。我和同伴走到瀑布山底,看了照片,感受了迎面而来的凉爽水汽,打算走一走水帘洞。但是看到不远处一动不动的队伍,大喇叭里一遍遍喊着“排队需要半小时到一个班小时”。我们俩放弃了。再美的景也经不起折腾。三个半小时的游玩时间,我们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Day 5
第三个购物点,卖黄龙玉的。这个导游呢,比较实在。他直接告诉我们,游客买一百块钱的东西,他赚五块钱。
想花钱的,昨天基本都花了。今天买东西的人更少了。快集合的时候,导游过来聊天,无奈地“请求”我们挑一点东西。不买的人,就直接说没看中的。这样的方式,比之前舒服多了。
下午,我们去最后一个景点。在景区入口,真是寸步难行啊。到了里面,我们俩逛了十分钟,一致决定找个凉亭坐着歇息。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观的。
到达酒店时间早。歇息一会之后,我们俩难得出门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豆米火锅。圆口的瓦锅,芸豆,豆芽,一点番茄,一起熬煮,汤呈一点粉。喝起来有点像猪脚汤,味淳而浓。同伴觉得味道惊艳,想来她没尝过这般的汤。两人细细品尝,不怎么说话。饱足之后,在附近散步。酒店所在位置是新开发的城区,高楼大夏有了,但是大部分空荡荡的,不见灯影。我们慢慢地走,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嗅嗅路边从住宅区栅栏探出来的野花,走走黑漆漆的只有我们俩的地下通道。
在贵州的最后一个晚上,如此惬意。
假期还有两天。本来出发前打算离团后,自己一个人去爬梵净山的。这两天见证了五一假期的盛况后,不得不放弃。
每次旅程都留有遗憾。
第一次参加几天几夜的团游,第一次在五一假期出游,长了见识。
认识了可爱的小伙伴,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小七孔,从工作琐事中暂时脱离。
每次旅程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