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女们的冯唐

2017大热剧《我的前半生》绝壁让冯唐又暴增一波人气,百分之99.99地肯定编剧在撰脚本时一定参考了冯唐人设,又或许她自己根本是个冯唐粉(主要编剧队伍里一定有一位女编剧!)
他既写得出“灵魂是用来歌唱的,精神是用来流浪的,肉体是用来上床的”这种骚里骚气的讨女性欢喜的意淫文字,也会写“我想,一把茶壶,茶叶在茶壶里泡过一段时间,即使茶水被喝光了,即使茶叶被倒出来了,茶气还是在的。北京是个大茶壶。太多性情中人象茶叶似的在北京泡过,即使性情被耗没了,即使人可能也死掉了,但是人气还在,仿佛茶气。”这种也能圈进一些男性读者的文青范儿文字。 他还是协和的博士,麦肯锡的合伙人,华润医疗的创始人,能码几个读得下去的字,长得不难看,不胖,这种男人和女人一样,也挺祸害。
冯叔的读者以女性为主还是男女各自半边天?给D先生读过几篇冯叔文章,他一股子不屑,确实,很早以前他也就说“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类句子。多年来从未感到身边人的话这么给劲,直到开始阅读冯叔的文章。写和说不是一回事,身边人和一个想象的完美人设嘴巴里说出来,又不是一回事。冯叔兴许就是用极好的语文说出了大多数不装逼、有些阅历、有些见识的中年男人的心里的话和感悟,何况他还比很多还算过得去的中年男人有更多顶层的经历和见识。这些转换为生动的且有些流氓气息的文字当然撩拨了无数尚未有足够见识的青年女性或有阅历但多年来被教育要矜持精致的中年女性的内心小野兽。
问题来了。为何市场上缺少类似具有足够号召力、粉丝众多的、刺激男性荷尔蒙的女作家?还是男人们只看波多野结衣,文字完全不能挑动他们的精神意淫?
冯叔自己老爱“我们作家我们作家”的开篇,作为他曾经的初级浅粉,我其实往往听着别扭。他的文字到底算不算文学,这是我们这一代接受传统教育下长大孩子的疑问。就算是,也是偏娱乐性文字。 他不标榜自己某单一角色标签,可能会更被理解、接受。一旦“作家”,全中国写传统意义上美好文字的真作家们群起要diss死他。不信就试试看,但凡你发现自家上中小学的孩子在无比认真地阅读冯叔文字,你会不会告诉他“不许耍小流氓”、“这个是毒药,长大才能读”?
在去年一阵时间重新猛读冯叔的文章一段时间后,已经很久没有追踪他的任何消息。最近新书《无所畏》上市,还是买了Kindle
。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热议文章发表后,加上冯叔一如既往地喜欢大胸女子的明目张胆和微博上持续不间断地转发@他的女粉们+一句亘古不变的【今宵欢乐多】,其完美人设和读者一点美好想象的空间逐渐在我这里慢慢崩塌,他自己分明就是一枚油腻的中年男师祖。我这种即将奔四的中年女性,大概也是对充满情趣的小文字有了极强的抵御能力,所以,自此,还是老实只看看他那些流淌着柴火气的、见过世面的、以咨询公司逻辑架构的文字体系,别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