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读者》的读书笔记·第一则
这两天用精读加泛读的方式读完了郝明义写的《越读者》,精读占到三分之一,泛读占到三分之二。不知道其他读过这本书的小伙伴有什么收获,这里仅仅谈一点儿个人的感受和收获。
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行类似题要或口号式的话:没有越界,不成阅读,尤其是网络时代。翻开书,目录框架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
一、学校带来的一些困惑。
二、跨越四种阅读饮食。
三、网络上的事情。
四、越界的基础。
五、一些工具。
六、一些方法。
七、跨越七道阶梯。
我重点精读的是第三章网络上的事情。第六章一些方法和第七章跨越七道阶梯。其余章节是泛读,下面首先简略谈一谈泛读的这部分章节。
第一章重点回溯了学校这一概念的起源以及现代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英文中的学校School这个词,源自希腊文,原意是“休闲”“闲暇时间”。这让我想起从前读过的一些关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里面说到这些先哲们的一个共同点: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思考,思考宇宙起源、人的生灭、社会制度的运行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一部分人在当时一般人的眼里,属于吃饱了没事干瞎琢磨的类型。而后来,这些哲学家用自己的思想成果证明:长时间的思考不一定会成为哲学家,而不思考则一定不会成为哲学家。而思考的最佳状态,就来源于放空心灵、澄净思想,然后容纳新的事物进来,用凝神思考结合有目标阅读反刍,最后输出思想成果。
当时的学校,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提供思考的园地。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设计,则是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才逐渐配套成型的。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仍然是在因人施教的个人教授之后,直接进入大学。当时的中学这一产物,主要是为改善社会低下阶层接受教育的处所与机会,功能近似于扫盲。
发展到现代,学校概念才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脉相承地确立为一套社会上公认的体制,但School这个概念和它的原义已经相去甚远了,演变为一种“接受完整应试教育——考试——拿文凭——就业生存”的公认体制。
在这套体制下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阅读主体是教材、思维导向是应试,结果是变成阅读时“以休闲以及通俗读物为主;极少阅读名著经典;极少阅读专业性、学术性的书籍”。当然,这是抽样调查的结果,不能包含所有人,但也足以说明一种趋势。说到这里,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
作者这样总结本章: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是“我考故我在。”
第二章中,将阅读比喻为四种饮食一样的阅读,分别是:
米饭一样的主食阅读。
鲜鱼一样的美食阅读。
蔬果一样有助消化的阅读。
提拉米苏一样的甜食阅读。
人的饮食一般经历三个时期:被动接受喂食。自行觅食。培养个人饮食品味。
被动接受时期,属于来什么吃什么,只要吞得下就吃,吃不对就会吐或者拉,属于消化能力比较弱。自行觅食时期,消化力有所增强,可方向性还是较弱,会不断试错。培养个人饮食品味时期,是在经过前两个阶段之后,有了主动自觉培养阅读习惯和体系的意识。
主食阅读,像米饭、馒头、水饺等,主要功能是吃饱,就像许多人不吃主食就没有饱足感一样。
美食阅读,像鱼、虾、猪牛羊等各种肉类,是补充高蛋白和高营养。
蔬果阅读,是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
甜食阅读,像饭后的蛋糕、冰淇淋或糖果、零售等,会让人精神愉快。
相应的,这四种阅读:
第一种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可以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第二种阅读的特质,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种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而进行的阅读。可以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第四种阅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娱乐和休闲的轻松阅读。
当然,一切事物都不可能是截然分明的,它们之间往往会有联系和交叉。尤其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因人而异,各有各的标准,对你是美食的,对我可能是主食,如此等等。也有可能是:同一本书,有人像吃糖,有人像吃药。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怎样区分四类饮食,一定要注意摄入均衡。
对于这一章的内容,对照我自己的阅读,大概是以下的样子:
一,用大块集中的时间来进行主食阅读,比如这两天正在读《圣经的叙事艺术》,就是利用晚上睡前和早上醒来又不用马上起床的这两段时间来读,这两段时间是一天中最安静也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体会和学习圣经的文字叙述技巧。
二、用上厕所、等饭这些零碎时间看一些笔记体,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一套笔记丛书,还有类似张小娴的一些书。读这类书的目的是在放松的同时,还能摄入一些知识和信息。
三、读一阵子上述两类书,就换一些比较经典的话本小说或者国外侦探小说来调节一下胃口。这类书不仅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我这种写作爱好者来说,也是学习写作技巧、锤炼写作思维的机会。
四、第四种读的就是一些社科类的书,主要是哲学和艺术方面的。比如《群书治要》《论语今读》《南画十六观》一类的。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读这类书的理由和益处,木心说得好极了: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多在哲学和宗教里面泡一泡,出来的文字会更有味。
正如作者自己对甜食阅读所作的结论:至于甜食阅读,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它是否让你转换了心情。如果没有,可以直接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