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读书会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侦测试题

2020-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斯石英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侦测试题

出题人:斯石英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分别完成各题。

(一)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看是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和____。

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导语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6、 导语的电头所写内容包括            ;这些内容说明          ,          。

7、 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 ,其中“百万”说明了 ,          。将“大军”改为“解放军”行不行?为什么?

8、 导语点明的事件是 ,“横渡”写出了怎样的气势:                          。

9、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                                                    。

10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中“不含”的意思是 。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11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 ,它在这里的作用是                                                    。

(三)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12、 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3、 这段话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14、 文中“此种情况”的“此”,在词类划分中属    词,它具体指          。

15 、“这”指的是什么?“国民党的广大官兵……泄气”一句与上一句的关系是什么? 

16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巧妙地交代这则新闻的          ,揭示了敌军溃退的              ,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

17、 这段文字既有记叙,也有评论。第        句是记叙,第        句是评论;评论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阅读题的参考答案

(一)1、导语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2、不能。这样写表明材料真实准确,报道及时。 3、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4、不是,因三路大军加起来正好一百万。 5、“不含”是不包括,体现本文语言确凿无误的特点;“均”是全的意思。突出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洋溢着自豪之情。

(二)6、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地点;消息发得及时,材料真实可靠。 7、 人民解放军;渡江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不行,因为没有力量,没有气势,没有感染力。 8、 横渡长江;遇难而上,所向披靡的气势。 9、概括报道的事实或中心。10、不包括;不可以,因为时九江还没有解放,这样写语意准确。 11、 都: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三)12、写我西路军所遇敌人毫无斗志,抵抗甚微。13、 分两层;第一句一层,写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后两句为第二层,写敌人溃退无斗志的原因。 14、 代,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15、 指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具体分析上一句的原因。 16、 背景;原因。 17、 ①;③;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军情,有力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