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往来
咱们中国是人情社会,在大城市可能还不太明显,大家都是照章办事,但在我们这18线小县城,人情世故很重要。
前天跟我的老板娘同学联系,她说她回来了,快到家了,然后告诉我,老板的奶奶不在了。老板跟我们同年,他奶奶已经92岁高龄了,一直以来身体还不错,但是三个月前摔了一跤,导致脑梗,从此卧病在床。儿女们虽精心侍奉,却也无力回天。
老太太是个很有福气的人,三个儿子现在都生活的很好,老板的老爸是老太太的二儿子,老板有一个弟弟,他们是两兄弟。整个家族枝繁叶茂,儿孙满堂,重孙子也有一大群了。92岁归天,算得上是高寿了,孩子们大都在外地,得到消息都往家赶,说是4号,也就是明天出殡。
我觉得作为老板娘的闺蜜好友,我得去一趟吊唁一下,但是老板他们老家的乡镇位于我们县城的最南边,守着县里的南大门,离县城比较远,有50多公里,之前我坐过他们镇上的班车,那个慢呀,得一个多小时晃悠。老公上周日上班走时把车开去了,怎么去呢?
打电话跟老公说了这个情况,老公说他赶回来一趟,跟我一起去吊唁老人,然后他再回单位上班。好吧,有老公的支持和陪伴,当然更好了,于是老公在昨晚赶了回来。今天早上,我们送完小孔,收拾了一下就出发了,赶往老板的老家,吊唁他的奶奶。
提前跟老板娘联系时,她还不让我去呢,她说他们老家离县城比较远,就不要过去了;我告诉她要过去的,你们那么远都回来了,县城这才多远!她才没再说什么了。我又告诉她,好几个同学的奶奶过世时,我们都去了,让她别觉得有心理负担。老板娘常年不在家,对家里的人情来往可能不太了解,我跟她一说她就释然了。
我和老公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好友基本上都是上学时的同学,同学能处成一生的朋友,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们也非常珍惜这份老同学间的友谊。回来这十来年,老同学们谁家有老人过世的,只要我们知道必到场,赶过去简单吊唁一下,去灵前磕个头,上柱香,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好友的慰藉。
老板老家这边确实远,我们8点出发,赶回来已经是11点多了,老板和老板娘热情的留我们吃饭,但考虑到他们家里办事比较忙,也放心孩子,我们没有留下吃午饭。认清往来就是这样,只要你身处社会,就无法置身事外, 这也是咱们中国人重情重义的体现。友友们,你们觉得呢?
原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