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一个果冻引发的思考

2019-06-10  本文已影响3人  林语心声

   中午,和另外一位同事没有回家吃饭(事实上,我们都不想回家,一来是路途远,另一方面是即使回家,也还是带孩子,不得空闲,不如在办公室还能休息一下)。正在我们纠结吃什么的时候,另一位下楼的同事说。我要去xx地,需不需要给你们带凉皮。啊,正合我意。完美解决了午餐吃什么的的烦恼。

 同事回来后,给我讲了一件他和孩子吃饭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在餐馆里,她带着儿子正在吃饭。另一桌一个家长也带着孩子在吃饭,孩子3-4岁的样子,吃完饭就开始在那里玩果冻,把果冻捏来捏去,终于可怜的小果冻,不看压迫,爆了。里面的流质物体,在压力与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沿着抛物线的轨迹,嗖的一身,飞到了我同事孩子的头发上。一坨流质物体,粘到头发丝上,那种感觉想想也不美妙。

 这个时候,旁边桌的家长,只是微微探头说了声“不好意思”。同事回来的时候,愤愤不平的给我吐槽这件事。“这个家长太没有素质了,起码那个纸过来擦一下”她因为中午吃饭也没有带纸巾,最后还是让孩子去柜台上买了一包纸擦头发。“那个小孩完全可以过来道歉的,说一下对不起,哥哥”事发后,孩子也仅仅只是试探性的探了一下头,然后孩子继续捏着那个果冻。

同事最后愤愤不平的说“这样教育的孩子,以后到了我们的手上,又是一群超级难管的学生”。我开玩笑算了一下。大概10年左右,就到这里了,啊,真不幸,你那个时候还没有退休。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这个阶段也就是3-5岁左右称为“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用通俗的语言理解就是,这个阶段孩子很愿意探索外部世界,即使失败了,他也不会有任何羞怯的感觉,依然会精神饱满的充满着对外面世界的热情。在和同事一起对这件事感到愤愤不平的同时。我更加惋惜,这个家长的疏忽,在一点一点错过孩子培养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说一声“对不起,哥哥”,没有什么难为情的。他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他会学会主动道歉。这种好习惯如果在家长的一次次强化下,最终会成为他良好品质与习惯的一部分。

 正在我还为这件事思索的时候,级部主任又和我说了一件事。其他年级有两个女生打架,还挺严重,貌似其中一个都毁容了,家长都闹到了学校。因为还要开会,只是简单交谈两句,细节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在想:这两件事会不会有内在的联系,这个小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双方谁都不愿意道歉,不愿意化解,最终演变成类似的流血事件。

家长总是期待在学校里,老师把学生教育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好学生”却忘记了曾经有一颗种子在他们手里,但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放任,这棵苗在成长的早期已经慢慢的长歪了。歪了的树枝只会越来越难纠正,就算纠正因为树枝越长越粗,收效也是甚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