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 16.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有两名少年因好奇进入溶洞探险,因暴雨后河水猛涨,被困在洞内三天三夜,最终在消防员的帮助下平安走出溶洞......类似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这些获救者是幸运的,有些被困者最终下落不明,再也没能回来,令人惋惜。所以,不管多么好奇,千万不要随意进入未开发的溶洞中探险。
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形成地貌类型,地质学家也称它为岩溶地貌。可溶性岩石主要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它们能够在水中溶解。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温暖的浅海,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在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喀斯特地貌也大多发育在石灰岩岩层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腐蚀性很弱的碳酸,碳酸钙与碳酸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这种产物能够溶解在水中,被水流带走,水流不断冲刷,岩石就被侵蚀得越来越严重,导致溶洞不断扩大。当水分因蒸发减少后,碳酸氢钙又会重新脱水转变为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泉华、钙华等漂亮的景观,如土耳其有名的棉花堡。
除了溶洞和钙华之外,喀斯特地貌类型还包括石芽与溶沟、峰丛、峰林与孤峰、漏斗与落水洞、天坑与天生桥、溶蚀洼地等。
在地面水流刚刚开始对大片石灰岩层进行溶蚀时,会沿着石灰岩的裂缝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溶蚀出无数的沟槽(溶沟),难于被水溶蚀的其他岩石部位,便保留下来形成或聚集或分散的一系列石质凸起——石芽,比如中国云南的路南石林,就属于形体比较高大的石芽,一般高20米左右。
地表流水进一步溶蚀,使溶沟加深,石芽逐渐长大,形成底部连在一起的峰丛。当整个峰丛的底座都被侵蚀掉,峰丛被分割为彼此独立的山峰,叫作峰林或孤峰。峰林的高度可以达到100-200米。名扬天下的桂林山水就是由峰丛、峰林、孤峰和河流共同组成的绝美山水画卷。
在峰丛诞生的同时,地面水流也逐渐沿着石灰岩的裂隙向地下流淌。这些裂隙慢慢被侵蚀变大,形成落水洞,落水洞可以逐渐扩大成喀斯特漏斗、天坑。它们是地表水进入地下的入口,底部往往连着地下暗河。因为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在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下,茂密的植被会掩盖落水洞和天坑,尤其是新形成的落水洞,更容易被人忽视。在此区域生活和耕作的人们,不小心掉进落水洞和天坑被困的事情时有发生。人们想了一些办法来标识这些散布于田间的落水洞,比如在洞口周围种上几圈竹子,提醒人们注意洞穴,防止人们掉落。
地下暗河中的水不断地溶蚀地下的石灰岩层,形成一连串的洞穴,即溶洞。溶洞景观秀美奇特,别有一番天地。这里就像精美奢华的地下宫殿,顶上挂满失去水分的碳酸钙析出形成的石钟乳、石瀑布,还有像帘子一样的石幔,底部长满洞顶滴水沉积形成的石笋,壁上挂满精致的石花。石笋与石钟乳相连形成粗壮的石柱,好像是这些柱子撑起了整个地下宫殿。在如此美丽的宫殿中,静静坐下来,凝神倾听洞顶水滴下落的声音,世界安静至极,仿佛时间都要静止了。在地下水对岩石进行溶蚀的过程中,若出现地壳的升降运动,就可能在不同地层中形成深度不同的几套溶洞,组成更加复杂的地下宫殿。
溶洞空间不断扩大,地面岩石失去支撑,就会发生坍塌。有的洞顶残留的岩石呈桥状,叫作天生桥。最终洞顶完全坍塌,形成平坦的溶蚀洼地,此时地下水系重新转到地表,地下暗河也重见天日。同时,新的一轮侵蚀正在酝酿中。
以上就是喀斯特地貌的一般发育过程,水流在地表与地下之间转换,如果地壳比较稳定,岩层就这样一直被流水溶蚀,缓慢地层层剥落下去,地势逐渐降低。
喀斯特地貌是一种优良的旅游资源,例如桂林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名扬天下,每年吸引几千万国内外游客到此旅游,旅游收入高达几百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这个秀美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但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区地基不稳,容易发生坍塌、漏水等事故,也对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透彻研究和理解喀斯特地貌,规避危害,并充分利用它的优点。
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绝美礼物,如此美景,值得一观。
中国云南昆明路南石林 中国广西桂林山水 土耳其钙华 美国黄石公园钙华 土耳其爱情谷 中国桂林山水 中国桂林溶洞